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思远!你来的正好!为师昨日应一个小友邀请,来这东门帮他寻人,谁知他只付了半首诗,便借口离开,杳无音信了!真是该死啊!」

平日儒雅随和的大儒突然爆粗口,一众书院学子都默默当做没听见。

王承初心中暗道:老师果然年纪大了,竟然随便爆了粗口,想必是最近修身养性有所懈怠。我当引以为戒。

杨正道:「思远!你门下人多,正巧都散出去,帮为师找找。」

王承初立刻应下,随即问道:「老师,敢问你那小友,姓甚名谁,可有什幺特点?」

「他叫许谦,人长得不赖,有鼻子有眼的。但最主要的是极具诗才,天赋之高,叹为观止,为师活了这幺多年,平生仅见啊!」

杨正道品性为人,书院有口皆碑,连他都说「叹为观止」,这位「许谦」所做的诗,顿时引起所有人的兴趣。

大家都是云庐学子,基本的文学素养还是有的,倘若能写出好诗、听到好诗,回味一天,甚至一年都不为过。

「师祖,不如你先将那诗念给我们听听,不然我们也没线索去找人啊。」有一个学子道。

杨正道想想也是,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杨正道念完,众人均在心中反复默念,虽不知「孤山寺」在什幺地方,但随着念得越多,众人都越觉得此诗甚好,很有水平。

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倘若下面四句还能有此水平,那这首诗便足以流传后世。

云庐书院的儒修,最看重的便是青史留名。

故而对这首好诗兴趣极大。

王承初的水平仅次于杨正道,比学生们更能理解这首诗的水平之高,因此不免有些急促想知道后面四句:「老师,下面呢?怎幺不继续念了?」

杨正道急得拍腿:「我也想知道啊!只是那小子借口离开,没说去处,为师一开始没有多想,后来发觉不对却已经找不到他了!」

王承初一口郁气憋在胸腔,感觉自己好像被别人玩弄了感情:「一首好诗只留一半,真是畜生啊!」

角落,程若宁默默看着无比激动的老师和师祖,美眸微闪,心里不知在想些什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