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庐书院,水榭书屋。
文士王承初手持典籍,站在讲台之上,字句铿锵有力,给台下学生引经据典,释文解疑。
正如贵妃党中鱼龙混杂,云庐书院其实同样并非铁板一块。
大体上说,云庐书院分为入世派和出世派。
入世派代表便是楚相魏淳,出世派代表是书院院长、大儒沈明修、杨正道等人。
作为杨正道的高徒,王承初是出世派的拥趸之一。
他认为,朝堂利欲薰心,常常违背本心,不利于儒道修行,因而主做学问,收徒传道,做顺心事,以「德行」而非「政绩」入世。
同样可以做到「入世救民」的儒道初衷。
不过,云庐风气开放,入世派和出世派并非是打生打死的关系。
比如沈明修主张出世,而他的学生陈锦玉主张入世。
王承初虽然主张出世,但他的学生蔡从简却参加科举,主张入世。
课堂间隙,蔡从简出现在水榭书屋。
「老师。」
「得义?你不是暂缓修行,居家备考吗?」
蔡从简道:「学生确实在备考殿试,但重读经典,有一处困惑,来找老师解惑。」
王承初赞许点头,招呼课堂弟子们自习,随后独自给蔡从简开小灶。
申时末,书院散学。
学子们各自回家。
程若宁合上书本,让她的丫鬟兼书童小雨收拾好书匣。
二女走了不一会,便听身后传来脚步声。
「若宁师妹!」
来者正是蔡从简。
「师妹留步,我方才听到了一件大好事。」
程若宁:「何事让师兄兴奋至此?」
「之前那首诗,终于叫许公子补完了。方才师祖特地命人告诉老师,我正巧就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