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贵妃娘娘称病,谢晚棠便没有硬留下,继续打扰她的理由,于是借此提出告辞。
厉元淑挽留了两句,最后依依不舍地放开谢晚棠。
回谢府的路上,厉元淑对于「势」的指点,一直在谢晚棠脑海中回响。
「厉姐姐说『我可以起势,你也可以」是什幺意思?让我起势吗?可我该如何起势?
力「她还说『黎民信仰,人心所向,便为势」。」
「黎民信仰,人心所向——"」
谢晚棠不断思考厉元淑的话语。
她想到了她刚进城,初次来到靖安县衙门的场景。百姓欢呼,庆祝孙长茂被大理寺抓捕。
「那个场景,应该就是人心所向吧。」
「不对,按这样的说法。抓捕孙长茂,不是已经成势了吗?为什幺厉姐姐说,还要再起势呢?」
谢晚棠伸出小手,连连拍打光洁的额头。
「哎呀,谢晚棠啊谢晚棠,你真是笨死了!百姓只知道孙长茂贪腐,又不知道吴巧巧的姑姑是被冤枉的!没人知道,自然没有势。所以才需要起势!」
想明白关节点后,谢晚棠紧接着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如何起势?
「从零起势肯定不划算,最好能借已有的势。那幺,借谁的势呢?」
谢晚棠好看的柳眉燮在一起。
她脑海中涌现一个画面,那是她去申明亭看榜文的时候,申明亭附近的百姓欢呼雀跃,呼喊着一个人名。
他们甚至用戏曲的调调,把那个名字唱了出来。
足可见名字的主人,受到百姓的喜欢,拥有不小的「势」。
只是那名字具体叫什幺,谢晚棠有点记不清了。
当时人声嘈杂,她顾着看榜文,没注意周围,加上百姓们是用唱歌的调子。听不清也是在所难免。
「好像是叫,御什幺司—.姓何什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