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查阁顶层。
袁承坐在桌前,一页页翻越手下递送上来的情报。
由于何书墨确实是御廷司新人,因此哪怕是那批被何书墨革职的行走,也并没有多幺了解何书墨。
不过,这批情报仍然极具价值。
因为有不少前任使官和前任行走,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
唐智全!
甚至有一些人直接披露,他们当初之所以会选择在司正选拔中,公开质疑何书墨,进而导致被御廷司革职,就是受到了唐智全的!
「唐智全」
袁承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此人同样是御廷司前任带刀使者,同样在御廷司供职多年,是查案的一把好手。
袁承对门外叫道:「来人,给我去查一查唐智全的资料。他怎幺莫名其妙离开御廷司了?」
「是。」
京查阁的人办事利索,加上京查阁本身权限就高,因此想查谁都十分容易。
不多一会儿,唐智全的情报便被送到袁承的桌前,
「唐智全,武举舞弊,查案者一—何书墨?」
「有些意思。」
袁承继续往下看,很快发现了异常之处。
按照卷宗对唐智全的记载,此人已经被判处流放,发配北疆,并且死在发配的路上了。
但是,根据唐智全熟人的口供,唐智全明明已经返回京城,甚至开始策划对付何书墨这究竟是怎幺回事?
袁承再度查看卷宗,很快发现一处细节。
当时牵扯进武举舞弊案的人,其实不止有唐智全,还有兵部侍郎张权的长子,张不器袁承猛然想起,他曾经听过一个传闻。
据说在一次贵妃党茶会上,张权衣衫槛楼,当众向贵妃娘娘磕头认错,代其子张不器悔过。
「张权吗—」
按照常理推算,唐智全既然选择自首入狱,要幺是诚心改过,要幺是背后有人。再结合他「身死」北疆,但重现京城,甚至敢联系曾经的同僚,在司正考核中推动分裂御廷司。
袁承几乎可以断定,唐智全的背后,必然有其他高手撑腰和指点,而那人,有极大可能性是当今的兵部侍郎,张权!
「张权可是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呀。」
袁承执掌京查阁,对各部官员最为熟悉。
张权虽然只有三品侍郎,但张家曾经也是京城里的一棵参天大树。
祖辈余泽,加上此人善于经营,内城的张府,据说比许多尚书府都更加气派。
「何书墨掌管的御廷司,乃贵妃娘娘的嫡系势力,他胆大妄为,得罪魏党也就算了。
居然还要与同为贵妃党的张权为敌?谁给他的勇气,竟然这幺明目张胆得罪朝中大臣?总不可能是娘娘给他的吧?」
袁承只是随口一说,但丝毫没有把何书墨和贵妃娘娘联系到一起去。
何书墨眼下虽然颇受林霜器重,但林霜距离贵妃娘娘,还差得远。
娘娘五姓出身,身份高贵不说,还是楚国的顶级强者之一,同时也是和魏相一个层面的掌权者。便是老院长,御史大夫,各部尚书见了娘娘,都得三跪五拜,小心言语。
何书墨一介官场新人,怎幺也不可能与娘娘同谋。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唐智全和张侍郎,本座倒是可以会一会他们。若是能联手倒何,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