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市长,恕我直言,」坐在下首的钱朵忍不住插话,
「我们查阅过恒泰证券在港交所公布的半年业绩,一家上半年利润仅1.98亿、同比暴跌83%的券商,其净资本能有多少?动用10亿自有资金进行单一投资,无异于让一个百斤重的人去举千斤巨鼎——这严重违反了证券公司风控管理办法中『规模与风险相匹配』的核心原则。我怀疑他们的内控体系已经形同虚设。」
「钱行长,话不能这幺说,」城投公司总经理陆国雄接过话头,反驳道:
「我们不能静态地看待问题。券商业绩波动本就剧烈,上半年可能是自营踩雷,或是一次性计提损失。这反而可能是他们『洗大澡』、轻装上阵的信号。此时,他们正需要一个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来修复资产负债表。『甬江城投债』信用等级高、收益稳定,正是他们调整资产结构的理想标的。」
「一个连主营业务都守不住、无法为股东创造稳定回报的管理层,我们凭什幺相信他们能做出如此重大、且看似前景不明的投资决策?这不符合基本商业逻辑。如果我是恒泰的股东,我会质疑管理层是否在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豪赌,严重损害股东权益。」钱朵寸步不让。
「在最困难的时期,敢于对最确定的资产下重注,这恰恰体现了恒泰管理层的魄力与远见。他们赌的是甬江的未来。如果成功,这笔投资不仅是财务上的胜利,更是重塑市场形象的绝佳公关案例。富贵险中求,有时候最不合常理的决定,反而能打开新局面。」陆国雄继续辩驳。
方青叶看出来了。
陆国雄明显偏向恒泰证券,是因为真心认为对方条件更优,还是暗中收受了某种好处?
不得而知。
见钱朵还想争辩,方青叶用眼神制止了她,转而笑道:
「王市长、陆总,我理解你们的考量。如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小,能省下数千万利息还能获得数十亿投资,确实是笔合算的买卖。但是……」
他话锋一转:「我们在看到收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
「哦?风险?就是钱行长刚才说的那些吗?」陆国雄语气略带讥讽。
「其实对我们城投公司、对甬江而言,恒泰证券承诺购买10亿债券,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落入口袋!至于承销——甬江城投信用评级AA+,发行的债券还愁没人要?否则你们和高盛的林总也不会主动来争取承销吧!」
陆国雄一番话,引得王市长微微点头,显然他们抱有同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