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是在哪?”国际社的贝尔登继续问道。
“玉阳山,也是一线阵地,天亮之前我就会带你们离开这里,找一处更安全的位置。”老王回答道。
卫报的克莱格有些不解:“一线?这里是一线?难道那些家伙已经打过来了?”
老王这次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笑了笑:“一会儿就知道了。”
陆陆续续走了近20分钟,十来名记者与武官来到了一处早就预设好的山坡观察哨。
这里比山下可热闹多了,远处可以听到不少吆喝声,明显有许多人正在这座山上准备战斗。
这让记者们更加疑惑,这里距离战场非常远,他们本以为明天一早便要赶赴战场,多数人早早便已经睡下,只有卫报的克莱格因为喝了咖啡,熬夜写见闻没有睡。
他是从重庆来到这里的,并不是常驻郑县的记者。
而豫北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新鲜。
这个地处战争一线的城市,竟然看上去比重庆.更有生机。
老王对着眼前一排设置好的观察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是为各位准备的观察位,每个位置都配备了望远镜,但我要提醒诸位,用肉眼可以观察到更广阔的视界。”
卫报的克莱格听到这话,好奇地拿起望远镜往下望去,只见近处的山腰星星点点竟然有十几处光亮,每一处都有不少黑影正在奔走。
而隐藏在黑影之下的,似乎是一个个大家伙。
再远一些,似乎在几公里外的另一片山坡上,同样也有微弱的火光,只是距离有些远,看不真切。
老王掏出怀表看了看,还有最后的5分钟。
“那到底是什么?”卫报的克莱格忍不住问道。
眼看就要到进攻时间,也就没必要卖关子,老王笑了笑:“这里是玉阳山,距离前线约13公里,是税警总团的炮兵阵地!”
噢——!
记者们纷纷发出感慨,竟然是一线炮兵阵地,但质疑声很快响起。
“可据我所知,贵国的军队并没有多少大炮,还是带我们去前线吧,至少.”
“就是,或许可以通过我们的报道,让贵国将士的牺牲唤起欧美(代称)的同情,可以获得更多的援助。”
“我知道你们是好意,但现在博取同情的方式,或许对你们更好,我们可以多拍一些现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