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因为这对公司也大有好处,工人们聚在一起培养出如亲人般的关系,会让工人变得更团结而忠于公司。

另外把工人安置在工地旁,上下班完全不必浪费时间在交通上,这大大有利于雇主。

同时工人的亲朋好友也是劳动力,他们是现成的人力库,天天待命,一接到通知就可以上工。

最关键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工人非常稳定,他们大多很听话,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受控制。

眼前的这两栋大楼在刚规划时就腾出一大块地,将其划分成五百多个小屋大小的土地。

工人受雇签约就可以领走一块地,还有用来买竹竿、芦苇席、麻绳、废木料的钱。

然后每个工人就在亲友的协助下,自行建造栖身之所。这些小屋漫无节制的往外扩张,就像大树的根系织成密密麻麻的网络。

工人开凿大井以供整个聚集区用水,用推土机铲平土地,开出简陋的小巷和走道。

最后围着整个聚集区架设高大有刺的铁丝网,以防外人擅自入内,合法的贫民窟就此诞生。

但是这些定期领工资的工人不得不日常花销,还有需要更多的淡水供应。于是很快有小贩跟了过来,他们在铁丝网外定居。

这是外围贫民窟的第一批居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创业者。

这些人紧邻围篱开起小店,卖茶水和日用杂货。里面的合法工人弯下腰从铁丝网缝里钻出去消费,这很方便。

很快,蔬菜店、裁缝店、小餐馆接连出现,不久后各种灰色场所也跟着出现。

慢慢的铁丝网沿线被全部占满,非法贫民窟开始往外扩张,朝着大海周边的空地上蔓延。

几年之后就形成了今天这番模样,但因缺乏规划,比起工人贫民窟,外围显得凌乱许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