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的小村庄,普通农民全家的月开销是多少?
一百卢比不到。
苏尔水泥厂的工人在当地属于富裕阶层,所有的消费都要围绕他们转。
哪怕这里以后发展成一座城镇,大家也不奇怪。
就是现在,集市那边已经搭起了很多窝棚。如果不加管控,大概很快就会发展成特色,贫民窟。
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罗恩没法一一关注,工厂的管理多依赖苏尔家自己人。
“高尔先生,古吉拉特那里的水泥厂,也要多仰仗你。”
“这是您对我的信任。”高尔乐的嘴巴都瓢了。
“请放心,苏尔建材很快就要成立集团公司,技术部总经理虚位以待。”
“是,我下个月就去古吉拉特,一直待到那里的水泥厂投产。”高尔立即表态。
“那就好,我准备把水泥生意做到其他邦,打造成真正的产业。”
罗恩手里已经有两座石灰石矿,一个在北方邦,一个在古吉拉特邦。
据他所知松巴拉德那里也有一座石灰石矿,完全处于未开采的状态。
那地方接近印度东部,丘陵地带繁多,矿产资源丰富。
他准备把那作为谈判筹码,以期在接下来的选举中,顺利收进口袋。
说白了,罗恩已经把松巴拉德看作囊中之物,这次大选就是好机会。
两个党派斗的那么厉害,想要拉拢他,没有诱人的利益怎么能行。
算上松巴拉德,罗恩名下就有了三座石灰石矿,完全有资格成立矿产集团公司。
他对这门生意的重视,丝毫不亚于苏尔电器。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会对矿产集团做必要的资源倾斜。
印度的国情决定了他只能走这一条,他深思熟虑了很久才下定决心。
苏尔电器当然很风光,也很有赚头,几乎成了他手里的现金奶牛。
但这种时代红利能持续多久?十年以后,到千禧年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
老实说,罗恩没什么信心能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让苏尔电器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等到印度彻底打开国门,关税降低到一定程度,和苏尔电器竞争的就不是本土那几家阿猫阿狗。
国外品牌会蜂拥而来,日韩的高科技光环,东大极其夸张的制造业洪流,都会把印度制作冲的七零八落。
苏尔电器能屹立不倒,继续领先吗?
很难!
在技术这方面,印度真的没什么优势。
苏尔电器现在吃的是东大的红利,如果未来几年不能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今天的助力就会成为明天的对手。
罗恩在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将来的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