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这么说,但萨蒂亚是精心研究后,才准备这么做的。
无他,罗恩身上的好人光环太盛,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以前的那些事不说,光是在普凡查区的所作所为,就让无数人在向神明祈祷时,歌颂他的名字。
他解决了无数人的工作不说,还修路、建医院、扫黑帮
这是什么呀,妥妥的圣人巴巴嘛。
北方邦政府做不到的事,伟大的苏尔先生做到了。
污秽之地,见到了光明!
正因为这些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才导致了萨蒂亚的“误判”,他认为罗恩真的是个心怀天下的慈善家。
嗯,他真是这么想的,大家也这么认为的。
罗恩暗自挠头,咋就假戏真做了呢,不会真有人这么想吧。
“我懂你的意思,现在说说比哈尔邦的政治吧。”他及时转移话题。
“这里的政治其实和北方邦很像,准确的说是一年前的北方邦。”
比哈尔邦现在依旧是亚达夫当政,他们走的也是“牧民-亚达夫”,即my联盟。
这个联盟为亚达夫的三届连任,贡献了至关重要的30%的选票。
老实说亚达夫在比哈尔邦的统治,比北方邦要强势的多。
不过他们的种姓政治也让很多富裕阶层感到厌恶,因为这是以经济增长以及法律和秩序为代价的。
罗恩他们买了份报纸,新闻的头条几乎都是某高级中学的绑架案报道,不是一起,是足足五起。
比哈尔的绑架业与这个邦的政治密切联系在一起。每次选举开始时,绑架案件就激增,这当然不是巧合。
选举是要钱的,偏偏比哈尔邦很穷,没有工业、没有大商人,也就没有给政客送钱的人。
那怎么办呢?只能去富人孩子上学的学校绑架,用赎人的钱充当竞选资金。
没见过吧,政客筹钱是靠绑票来实现的,这就是比哈尔邦。
甚至这都已经发展成了一条产业链,大家知道该绑哪些人,而绝不会绑错某个大人物的孩子。
比哈尔邦的政客,80%的人都曾是绑架案的主谋,刑事犯罪率奇高。
这一点,北方邦甘拜下风。
邦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新德里的补助,以及到德里、孟买或旁遮普打工的比哈尔农民们汇往家里的汇款。
大多数比哈尔的中产阶级,已经纷纷逃离这个地方。
烂透了,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