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在旧金山买下了一座葡萄园、一个精酿啤酒厂和一家报社,老爷车也越来越多。
这得益于他的啤酒生意,他所具备的父亲没有的营销能力凸显出来以后,酒业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他慢慢认识到盲目扩张的弊端,开始主攻酒业,卖掉或者关停之前拓展的医药、快餐等业务。
马尔雅最高明的一步棋就是救火了奄奄一息的翠鸟啤酒,将其变成印度的国民啤酒和全球各地咖喱屋的标配。
年轻人去酒吧不说“给我来一杯啤酒”,而是“给我来一杯翠鸟啤酒”。
马尔雅对外界评论他以前的年少轻狂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我的生活方式让我变成媒体的宠儿,我的派对、我的跑车.我27岁继承家业,做的也是27岁年轻人想做的事,但他们却拿我跟德鲁拜.安巴尼比27岁小伙子想开红色法拉利再正常不过,但50岁的人可能对跑车不感兴趣,我只是在做那个年龄段的自己罢了。”
“那你怎么看待罗恩.苏尔呢?他现在甚至还没25岁。”
马尔雅语塞,“那家伙是个怪胎,我怀疑他心理年龄有五十岁,他的脑筋异于常人。我得承认他在创业这方面做的比我好,甚至不逊于德鲁拜.安巴尼,但在享乐这方面,他差我太多。”
没错,马尔雅生活奢靡,但哗众取宠背后也有清晰的商业逻辑。
印度禁止酒类广告,酒商只能想方设法以其他方式吸引顾客,有的邀请顾客免费试喝。
而马尔雅,则选择推销自己,为自己代言。
“我和理查德.布兰森一样,”他说,“我们将自己的生活和品牌融为一体。”
这招很有效,报纸会报道他在翠鸟别墅举办的盛大派对,刊登当年翠鸟泳装模特日历上的照片。
这样不知不觉,翠鸟品牌就提高了曝光率。
只是马尔雅还不满足,他有更大的野心,他很早的时候就觉得当航空公司老板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93年印度航空业允许民间资本入场,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领域。
只是现在翠鸟酒业的版图还不够大,他需要更多的资本,才能玩得转航空业。
他打听过了,想要开拓一家民营航空港公司,至少需要30亿美元的资金。
这个数字直接打消了他的念头,德鲁拜.安巴尼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
偏偏银行又缩进贷款政策,思来想去马尔雅还是准备在酒业上再加把劲。
印度有好几个邦完全禁酒,古吉拉特一直是他眼馋的地方。
那里的经济情况能排印度前几,主要是体量够大。
可惜任他如何努力,古板的印人党就是不松口。
他本以为今年的机会比较大,因为前印人党高层瓦格海拉退党了,他此时还担任首席部长一职。
瓦格海拉成立了自己的党派,只是大家都知道他依附的是国大党。
说白了就是叛逃跳反,行为极其恶劣,印人党恨的要死。
马尔雅却看到了机会,国大党走的是世俗化路线,饮酒自然不在话下。
只可惜他兴冲冲的跑去古吉拉特,却热脸贴了冷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