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些设施都小的可怜,更像是做做样子,完全没有图片上的那样精致、豪华。
广告上其他分校只有几座拥挤的办公楼,根本没有所谓的校园和游泳馆、图书馆。
聘请的名牌教授,包括任教于沃顿商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只是些“客座教授”。他们大多是走走过场,或者发表即兴演讲。
学院授予的学位,全印度政府都不承认。他们还在自己的杂志上捏造数据,来取得学校排名。
吹嘘学校的毕业生能到麦肯锡等跨国公司上班,也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有人还发现,阿林丹姆父亲乔杜里当初办学院时,就没得到过政府的许可。
乔杜里自称“博士”,说这个学位是柏林经济学院颁发的。
他经参加印度议会选举,尽管得票极少,以致于最后连竞选押金都没能退回来。
在递交选举委员会的申请中,他把自己的学位寄到前民主德意志的柏林去申请验证。
但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怎么可能会给你查记录呢?
揭发的人断言:柏林经济学院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博士根本就是他们家族和企业杜撰出来的。
阿林丹姆的诈骗,完全是子承父业。
罗恩现在甚至怀疑,他口中的那些国外分校,到底是否真实存在。
更奇葩的是当有人站出来揭发这场骗局时,最群情激愤的不是阿林丹姆家族的人,而是那所商学院的学生。
揭发的人完全无法理解,学生为何会替阿林丹姆鸣不平。在他们看来,学生们显然是被欺骗了。
那是因为他们小瞧了阿林丹姆的骗术,他所管理的机构生产的商品是无形的,但是却比很多实实在在的消费品更能激起回响。
他使有抱负的人相信只要投点儿钱,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和智力资本,就可以羽翼丰满地跻身全球化的企业世界。
商学院的学生不可能一贫如洗,因为那里的学费很贵。
他们许多人来自大行政区的城镇或者小企业家的家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觉得自己是精明的管理者,现在需要再提升一下以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阿林丹姆为具备这些背景的学生提供了脱离ibm电脑、西装革履地到日内瓦或纽约实际参观学习的机会。
所有这些都包括了相当程度的装腔作势,学生们实际上是在一个“玩具”管理学校,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易受影响的时光:小型高尔夫球场、小型体育馆和小型图书馆。
说白了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被欺骗了,那会让他们几年的学习时光全部白费,沉没代价高昂。
那怎么办呢?假戏真做!
假装自己毕业于全球知名的管理学系,假装自己的mba课程、硕士学历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