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孟买的政治也是如此,它成了你一旦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你可以雇很多人,且马上指派给帮手或下属完成的粗活累活,如打扫厕所、算账、接电话或在政府部门排队。

“派个人过来。”当你需要处理银行业务时,但凡打电话去,工作人员便这样告诉你。

经商也好,从政也罢,只要可能,所有人都习惯了“派个人过来”。

在孟买,派别人能做的事,没有人会亲自上阵。

但也正是这些颐指气使的有钱人,为孟买创造了财富以及就业岗位。

他们让流落街头的孤儿寡母,能在雇主家躲避风雨。

富人先享有豪宅和白兰地,才轮到穷人有房住、能吃上饭。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不再相信让富人变穷足以使穷人变富,重新分配资源,不能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根本转变,这个国家上下为此激辩,至今未有定论。

就好比印度国有银行的一贯态度,政府对外商投资既爱且怕、左右矛盾。

右翼纵然亲外,难免举棋不定,左翼始终排外,又无法理直气壮。

在试行了五十年的社会“主仪”后,谁能面不改色地说计划经济便是消除贫困的良方?

今年大选期间,唯一没从任何党派听到的竞选口号就是“消除贫困”,似乎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我们的贫困是无法消除的。

所以我们还是先来解决别的问题,比如腐败,比如民族冲突,又比如在阿约提亚是要建罗摩庙还是清正寺。

毫无疑问,这次大选,印人党大获全胜。

他们第一次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手握滔天权力。

就和曾经的美国所经历的转变一样,印度也正经历相似的转型。

在打着民主制旗号的政治机器迅速崛起,为新移民带来工作机遇和政治权力的同时,它也不惜以暴力压迫的手段不断铲除异己。

最终,在美国的那些城市可能会掀起该革的浪潮,会推举新的领导班子,除旧迎新,势不可挡。

但在孟买,这一切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社会底层的渣滓一跃成了社会顶层的败类。”某些人权活动家痛心疾首的喊道。

南孟买的人们为这座城市失去了以往的风华哀悼,他们真正哀悼的是他们失去了对这座城市的话语权。

而对那些必须仰人鼻息、寄人篱下的外乡人来说,孟买从来都不是一座风华绝代的城市。

相反,它是极度排外的、对异己除之而后快的。

对于印人党能否管理好这座城市,大家抱有疑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