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远离高速公路的这片地区,农田看起来非常稀少,却坐落著大大小小差不多100家工厂,生產化学品、药品、钢筋和钢管。

这些工厂只有当离开高速公路之后才能看得到。它们並没有成群聚集在一起,而是看起来像隨意分布的一样,点缀在农田之间。

有的靠近村落的市场,有的毗邻已被高速公路取代的旧式马路。

对人们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这些工厂,而是它们在这片土地上所创造的东西:

远处的烟肉里冒出的滚滚浓烟、妇女和儿童不耐烦地翻找著堆在地上的黑色矿渣,试图找出些钢铁的残片:

围墙里的工厂內机器发出犹如地狱般金属撞击的声音,以及偶尔由微风吹来的那股令人噁心的化学品的气味。

库瑟尔村周围地区在80年代被开发成了工业区,“库瑟尔”这个表示“新村庄”的名字取代了原有的表示“旧村庄”的名字“帕特尔”,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转变。

这个地区在工业化开始过程中得到了印度政府的补贴和减税政策,因为库瑟尔村被认为是果阿比较贫穷和落后的一个区。

这里充斥著来自社会底层想要摆脱农民身份的人们,以及兰巴达吉下赛人,这个群体的人们生活非常贫苦,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卖给名声不好的领养机构和皮条客。

奇怪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近20年后,当地人都跑去孟买或者班加罗尔寻找机会,大多做建筑工人更偏远地区的人反而纷纷来到果阿,他们期望在附近的工厂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

大量的外来人口催生了另一门生意,中介。

每带一个工人去建筑工地或者工程,中间人可以拿到4500卢比的回扣,但工人们每个月只能得到价值大约1200卢比的现金和食物。

这些工人们,其中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经常深陷债务之中,因为他们移居过来要提前支付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们的孩子们经常被强制工作,妇女经常遭受侵害。工人们非常容易受伤,因为印度建筑工人的意外伤害率居世界第一,每1000名工人中会有265名在工作中受伤。

这就是当地居民寧愿背井离乡去孟买、班加罗尔,也不愿意留在当地的原因。

太苦,太累,连正常牛马都忍受不了。

只有真正的底层,部落民和贱民,才会习惯工厂里暗无天日的生活。

儘管如此,这片所谓的工业园区依旧吸引了来自印度其他地区的成千上万的人们。

当地老板和中间人非常喜欢僱佣他们,因为其中潜藏著一条金科玉律。

那就是工人们无法因为不安全感和背井离乡,而发起有组织的要求改善工作条件,並提高工资的抗议活动。

他们来自遥远的地方,因而那些寻求选票的当地政客对他们不感兴趣。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也会同当地的居民疏远开来。

这就相当於社群孤立,绝佳的牛马、苦力。

距离铁矿场几英里,在高速公路的另一侧与之成对角的地方,便有几座钢铁厂。

有的是雷迪家的產业,有的是其他公司的工厂,规模大小参差不齐。

罗恩带著人在雷迪家嚮导的带领下,开始参观这片產业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