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把晶片成本砍下去,六千卢比真的有希望,

“那边问我们这批晶片准备生產多少?他们会及时跟踪,包括提供技术支持。”

“就签一百万片,分两年交付。我们要把晶片成本压到最低,量越大越便宜。”

“老板,是不是太多了?印度国內现在的手机销量並不是很高。”

阿希什很谨慎,就以苏尔手机为例,他们推出有半年了,总计出货才15万部。

就这还是走了合约机的渠道,如果靠他们自己能卖零头就不错了。

两年一百万片,那意味著每年要出货五十万部,阿希什压力山大。

“不用担心,手机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的。我们的產品刚刚上市,还需要时间发酵,五十万部绝不是问题。

更何况用了自己的晶片后,苏尔手机的价格还会降低,购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好吧,老板,希望印度人多多购买国货。”阿希什耸耸肩。

“让华子那边继续研发下一代晶片,我们的一亿美金还没用完呢。”

“这么急?”阿希什不解。

“这种事不能懈怠,要不然以后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罗恩当初许诺华子一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当然不是一次性付清的。

他先给了笔启动资金,一千万美元。华子在后续研发过程中,会根据进度要求追加。

截至晶片成型直到流片,苏尔电器总计支付了对方三千万美元的费用。

这个价格肯定是虚高的,罗恩心里有数。

不过比起8美元的成本和40美元的採购价,这笔钱的不亏。

明年的新晶片装机后,一百万部绝不是奢望。印度的体量足够大,光是几个大都市就能消化的差不多。

现在许诺的一亿美金还有剩余,罗恩当然要趁热打铁。

“不需要他们立即拿出方案,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我们都能接受。”

“那我稍后联繫他们。”

“对了,这款晶片叫什么名字?”

“邮件里好像叫k3v1。”

“什么破名字,以后苏尔內部统一称为太阳神晶片。”

“是,老板!”阿希什也觉得这个名字更威风。

毕竟是联合研发嘛,印度的命名权,罗恩就不客气的拿过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