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是你们湿婆军自己的事,外人插不上手。”
“好吧,我就知道。那个混蛋…他胆敢对我下手…”萨克雷咬牙切齿,“不,这从来没有发生过,将来也不可能发生…如果把我送进大牢,送我进去的人也休想好过。”
这位昔日的湿婆军大佬振振有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叱咤风云的年代。
关于自己被捕这件事,萨克雷不是没有想象过。
他不久前曾在《对抗报》上写道:“不仅是马哈拉施特拉邦,整个印度都要遭灾。这是牧民和亲牧人士以宗教之名发动的战争,所有人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然而湿婆军成员、国会议员尼鲁帕姆却看到了萨克雷被捕的“好处”:“‘九三’暴乱之后的那次竞选,我们赢得了下议院三十四个席位中的三十席。”
他向记者指出道,“如果这就是民主,显然人民用投票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再发生一次暴乱的话,只会对我们巩固政权更加有利。”
好吧,他是认为萨克雷被捕的话,有利于湿婆军的团结,以及民众对他们的拥护。
但湿婆军的其他头目没有这么乐观,他们生怕被捕,这段时间将大部分活动转入了地下。
卡马特接到指令,也躲了起来。
他间或给阿莫尔打电话,说他在乔格什瓦里的手下时刻警惕,不断搬家,不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他们十五到二十人一间房,出行开小型车或摩托车。
他们还身负秘密任务,瞄准公共设施:公交车、火车、市政府办公大楼…发动袭击。
若能栽赃给牧民,让人误以为这是因宗教问题引发的民族冲突,那就更好了。
卡马特认为:这样一来,印度教徒才会团结一致。
“如果上升到宗教层面,你就会忘记你是古吉拉特人还是比哈尔人。你们都是印度教徒,要一致对外抗击牧民。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把他们赶出孟买。”
整座城市的湿婆军,都在为下一次战争摩拳擦掌。
大选还未开始,湿婆军就如此紧张兮兮,可见他们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信心。
他们做了太多的恶事,手段太过粗暴。尤其是对文艺界名人、板球明星发起的冲击,把他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你该约束一下你的手下,不能到处惹事。”罗恩暗示他。
“这很难,苏尔。有时候送出去的拳头,收回来却更费劲。”萨克雷声音落寞。
罗恩完全能理解他的话,一直以来,萨克雷最强有力的支持者是十六到三十岁的青年。
热血冲动又失业在家的年轻人正如干火药,随时可能爆炸。
如果萨克雷把手下推出去顶雷,那还能指望年轻人替他卖命吗?
上次板球明星事件,他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