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事到如今,诸王再迟钝,也能看出上君有意撤藩入汉,完成集权,作为上君手中最锋利的刀,张汤接下来要做的事,已经不难猜了。

上呈诸侯王们罪状!

之前赵人江齐入京,大肆宣扬了诸侯王们的累累罪行,上君、朝廷却始终没有加以追究,诸侯王们经过短暂的不安后,以为上君放过了他们,万万没想到,不是不算帐,而要算总帐。

大势压头,怎幺翻?

「臣启上君,随着诸侯王们入京朝见,一些有关诸侯王们的风言风语,也随之在长安城乃至天下蔓延开来,事涉皇家威严,臣不敢有丝毫武断,于是派出绣衣直指御史查察,而今据实禀奏。」

张汤取出章疏,呈过头顶,「甾川王刘建,污祸诽谤、挑拨事端,济北王刘胡,骄纵不法、欺君悖主,城阳王刘彭离,杀戮利民、作恶无数……楚王刘注,贪图享乐、不理国政,以上十二王,横行朝野,劣迹昭彰,当为国法所不容。」

刘据没有看,而让绛伯传于中外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阅览。

十二王中,除了楚王刘注、河间王刘基以外,皆有明显恶罪。

贪图享乐、不理国政,把藩国事务都交给国相处置,整日欢愉,这就是刘注、刘基为了让大汉君主、朝廷放心的方法,以表明自己无异心、无争心、无雄心。

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懒政、怠政,由于拖延引发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民情、民乱,汉家十六诸侯国中,楚国、河间国盗情排行前列。

除此之外,楚王、河间王无有不法之事,至于甾川王刘建、济北王刘胡、城阳王刘彭离等十王,哪一个都没有放过藩国百姓,王法,就真的成了他们口中的法。

「你们都是高皇帝的骨肉,寡人的亲族,寡人先前送给你们几句话,可谓有言在先,今罪孽滔天,你们说,寡人该如何?」刘据望着诸侯王们,叹息道。

这个「有言在先」,是不是先的太晚了些?

诸侯王们顾不得心中腹诽,纷纷离开绣墩,跪倒在地,「臣等有罪!」

领头的楚王,忽然想起了族叔宗正卿此前的密信,这一瞬间,似乎全明白了,以膝作腿,上前道:

「臣自愿上交王府三护卫,入长安王宅修身养性、读书明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