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反复咀嚼一下此话,心头不免升起一丝异样。
此等见解,可不像是一个修道之人能够想出来的,更像是一个智者,从更高层次俯视时光长河得出的结论。
并且,在他看来,这个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验证性。
「大师此言发人深省,范某佩服。」
听到范增开口,站在一旁的项梁不由出声介绍道:「清虚大师,这位是范增先生,是兵家的一位奇人,之前一直在父亲手下担任谋士。「
清虚闻言,目光看向范增。
在历史长河之中,那些留下名字的人物不算太多,历朝历代只有寥寥数人,而眼前这位便是一个。
秦灭之后,楚汉争雄。
若是那位西楚霸王愿意听到范增的意见,后来的天下到底是姓汉还是姓楚当真很难说O
「范师傅,清虚师这话是有什幺深意吗?」
项羽站在一旁,右手捏在自己的下巴上,眼中有思索之意闪过,对于这种涉及天下大势的看法,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还是有些弄不明白到底是怎幺回事,在他看来,分和合之间似乎并没有确切的联系。
「分合之间,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没有什幺联系,但若是细细想来,又暗合天道至理,无穷无尽。」
范增抚须而叹,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或许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其格局眼界也不同,清虚此言,其目光之远,格局之大,让人望而生畏。
「从本意上来讲,一个国家其实只有两个状态,一个是分,一个是合,除了分就是合,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只有这两个。」
「但国家的分合却又不会如此,春秋战国以来,周天子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相互攻讦,甚至大动干戈,这便是分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五百多载春秋,直到秦国完成一统,才结束这种纷争不断的情况,而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合。」
「分合之间,好似没有明确的界限,好似也没有原因,可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儒家的荀夫子在《王制》一文中曾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国家的兴衰存亡看似系于王一人,但更多的却与治下的百姓息息相关,天下纷争不断,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羽儿早年混迹军营,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也有所了解.—.
,,「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老百姓对于和平的呼声会越高,对于战争的牴触也会越强,这是一种天下大势,如同滚滚江水,势不可挡。」
说到这里,范增在心底又叹了一声,这样的思想,在兵家并不是主流。
兵家讲究的是以战止战,以战争求和平,只有如此,和平才能实现,而战争就会死人,只是双方死伤不同而已,胜者一方伤亡会少一些。
而关于士气方面,则是统帅们自己去想办法,如何去激励,有很多方法会牵扯到他们自己的亲人朋友。
可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会活着回来,自己的亲人战死沙场,留在世上的人便会越发厌恶战争的存在,日积月累之下,期望和平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所以清虚大师说秦国一统,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各国罪不在战,而是天意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