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梁守拙开口:「除了目前行业内比较知名的「比亚迪半导体」之外,还有几家国产半导体厂商,是可以作为咱们的主要选择。
其中包括泰科天润这家,经过调查有初步的SiC器件设计能力,还在验证阶段中,并且缺乏量产封装的能力。
自前咱们已经在联系阶段了。
泰科天润估值约在5000万元,咱们出资一千万就可以完成A轮融资,如果出资3000万元,那幺经过谈判获得60%绝对股权还是大有希望的。」
经过一番调查。
比亚迪作为行业头部新能源车企,在这方面都已经有了深入自研布局。
早期迪子战略目光这一块儿「这一块咱们必须要加速了,快速融资收购搞定120kw的sic模块的低成本封装量产,这将是我们新车上的一大卖点,也是能进军家用型轿车和计程车行业的最核心一个能力。」
许易将下台车的定位,锚定在「家用型轿车」+「商用计程车」的双重定位。
就目前的行业来说。
很多商用计程车还是专门的生产款式。
可随着新能源车不断的发展,慢慢的计程车和家用车,也就不分彼此了。
在120kw快充网络铺开后。
很多业余计程车司机会购买家用车跑出租,无论是配置还是空间、底盘乘坐舒适感,都不是以前计程车公司的「商用定制车」能比的。
还有很多待业或失业人士,因为有一台新能源车,也加入了业余司机的群体,反而还挣了不少钱。
所以一家用市场+计程车市场,他全都要!
如果一定要找一台将来的车型来类比,那幺他愿称之为下一台车是「比亚迪秦+比亚迪汉」的双重综合体!!
现场。
很多人都沉浸在这一令人激动的行业前景。
俞年盯着屏幕上的超充网络数据分布图。
他沉思一番,心里大概算了一笔帐:
「许总,咱们将120kw快充技术,直接打到20万以下的价格,那带来的效果,肯定足够颠覆的—」
「但是超充网络的布局,恐怕是个长远重资产投入,资金投入大不说,在前期单凭藉咱们一家难以形成网络效应,恐怕实际应用会表现差一点。」
毫无疑问。
这思路肯定没有任何问题,技术上也不会有问题。
但问题就出在,很多事情不是一而就的。
行业的大环境摆在这儿。
120kw直流快充的车子,市面上不是没用,可在应用层面,却非常受限啊。
目前市面上仅仅只有一部分一二线城市,才有120kw超充桩的试点。
如果按照许易所说的蓝图为布局,那幺起码也要将超充网络,进行大部分城市的完全覆盖。
要做到这一点,单凭他们星辰一个品牌?
要建几年的超充桩?
许易看向他,又露出一个笑容:
「老俞你考虑得很全面——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请出咱们的第二项核心技术了。
我称它为『直流充电自动升压技术+双枪超级充电技术』!!」
这个研发预案,也是才开始了不久。
所以内部很多不搞技术研发的,甚至还没进行了解。
什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