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不乏自信的表情。

目前的行业内,肯在增程系统上砸研发的,还真没两个。

特别还把热效率堆到40%,还满足高规格NVH和稳定性指标的更是没有!

说一句「超级增程」的确不过分!

除了国产品牌外,那些有能力搞发动机的德系豪华,偏偏又不做增程。

这就很「寂寞」了。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赢友商们太多了!!

「好,发动机技术要尽量打磨好,以后的高端路线是一大依仗。」

许易点头。

纯电高端不是不能做,但增程高端这条路往往更好走。

别看只有1.5t,但这玩意可比初代理想one上1.3t的增程发动机要猛太多了。

何况还是40%热效率。

星辰汽车是奔着一举占领增程赛道去的,当然得不遗余力。

「许总,目前第二代极星电池的也快到小样验证阶段,这次我们改善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振实密度进一步提升,开发了更高安全性的电解液,使得长薄片电芯的热失控风险进一步降低。

结构方面我们优化了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内阻,届时整体能量密度有望突破175W/kg,且能进行多轮针刺实验。

最关键的峰值放电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电池研发部门这边,曹阳汇报了近期进度。

电池算是星辰最大的一个研发板块了。

这次是基于第一代上改良,其实时间周期上甚至比第一代极星电池更快一点。

当然结构配方上面可优化的空间也很多。

其实他们甚至能做出更高能量密度的电芯,但也要针对量产成本考虑。

毕竟第二代极星电池研发出来,是要直接装车的。

如果不考虑成本,哪怕200W/kg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他们也能搞出来。

可那就得使用小日子进口的极高纯度电解液,纯粹的实验室产物,成本完全无法量产。

就像有些实验室发动机,号称能做到48%热效率,50%热效率以上。

听起来就能令人倒吸一口凉气。

实际让他拿出来,在道路复杂工况下其实根本难以工作,就算强行堆上去,爆震和出故障的可能性也极大,达不到量产的实用性。

许易听着各部门飞跃式的研发进度。

脸上笑意都遮掩不住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