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磁圈充电技术出现得很早。
但在手机行业大范围普及,也就是前年到今年的事情。
最早搞无线充电的是一家叫PaIm的品牌,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PaIm
Pre,因为不过品牌太小众,基本没声量。
直到前年三星发布的旗舰机型全部支持无线充电功能,以及今年iPhone8和iPhoneX的相继出现,才把这个技术带到了大众视野。
可以说,现在除了三星苹果外的大部分国产安卓机,都还没搭载上无线充电。
更别说磁吸无线充,人家手机硬体上背面就不支持磁吸。
而类似的MagSafe背面磁吸技术,还是在20年后才推出的。
而安卓阵营为了把空间给电池,更是长期不支持原生背面磁吸方案。
所以董宇轩疑惑是正常的。
换做任何一个人听到许易这个产品定义要求,都会感觉很诡异!!
超薄和无线充也就算了。
这个磁吸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Qi电磁感应的无线充必须要对齐才能精准无线充,所以我想为什幺不把磁吸辅助对准功能也做进去,国外论坛早就有人在说这个问题了。「
许易则把灵感推给国外论坛,因为无线充电技术出来得很早,相关的讨论其实也有,只是工业应用上和手机上开发得晚。
就拿目前市面上的这批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最高不过15W功率,无线充电器还不带磁吸,更没有与之对应的辅助配件,或者磁吸手机壳。
这就很令人难崩了。
刚出来的这几天普遍被人认为是脱裤子放屁的技术。
「我们大可以设计一个圆形中空的引磁片,把这个粘到手机背面,然后实现和我们的超薄充电宝进行磁吸对接,或者干脆使用手机壳,将引磁片集成在手机壳里,买充电宝送手机壳,这幺一来就能实现无缝磁吸充电了。「
许易说着说着,在场的人眼神瞪得越大。
这一套也算是后几年的成熟方案了,有MagSafe背面磁吸可以直接对接,而没这个原生磁吸的,那就可以藉助引磁片或者手机壳。
关键在于磁吸和超薄的理念。
超薄型充电宝为什幺在容量低下的情况下,还能越卖越贵!
核心点就在于一个「薄」字!
贴上去重量还不到100克。
完全可以视作手机的一部分,类似副油箱的存在。
董宇轩眼神越来越亮。
这种充电宝概念和解决方案,他还是第一次听见,关键做出来好像还挺带感的?
「好,我们先弄一套高集成的电路板出来,再对接设计那边出一整套外壳方案。」
他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