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驾的硬体层面,除了晶片和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要跑通前期的无人车多模态算法数据,雷射雷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硬体配置。
无人车和自动驾驶的概念和技术验证早在04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外兴起了。
就譬如当时火爆一时的「DARPA挑战赛」。
在国内油车还造不利索的时候,国外已经开始了挑战无人车在沙漠中行驶142英里。
由于技术瓶颈,最终只有1辆车完成11英里。
不过到了第二年。
来自史丹福大学的团队,以6小时54分夺冠,首次证明雷射雷达能有效感知地形。
之后雷射雷达这条路线就一发不可收拾。
几乎所有无人车和挑战赛,都成了必备硬体。
毕竟摄像头的3d感应能力实在太弱,毫米波雷达的解析度又低。
只有雷射雷达的点云数据,才能精确感知障碍物的「位置、距离、形状」。
国内几家有能力制造雷射雷达的创业公司,大都是在13-14年创立。
但追赶的效率却是不慢。
就譬如这次的他们目标禾赛科技。
今年刚推出了新款40线雷射雷达,这距离国外龙头的64线雷射雷达已经很接近了。
当然,形态上仍然是机械式雷达,成本也达到惊人的10万元一颗价格,这已经足够买台车了,也只有用于训练算法的无人驾驶车才用得起,普通消费者压根不会买单。
不过这比进口三倍的价格,已经好上太多。
禾赛科技的总部位于魔都。
一行人乘坐高铁抵达,然后见到了禾赛科技的高层团队。
「许总,你好—」
禾赛科技CE0李一帆,以及其他两名创始人都是85后,比许易见到过的大多供应链高层都要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