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样吧,你先跟我描述一下,土星的塞德娜卫星爆炸后形成的这个巨大的冰团对太阳系的引力关係会產生怎样的影响。”阿博特问道。

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理论確实是匪夷所思,他认为物体所受到引力的大小取决於它排开的能量强度和引力源(能量源)的辐射形式,所谓辐射形式,可以用峰值辐射波长表示和计算。

同在太阳系之中,太阳的峰值辐射波长是一个常量,太阳系中的行星指向太阳的加速度大小只取决於它们各自排开能量强度的强弱,这是有数学公式作为支撑的,计算结果与万有引力定律完全相同。

根据黑体辐射定律,能量强度隨距离的平方递减。行星指向太阳的加速度也隨距离的平方递减。

能量强度的单位是瓦每平方米,以行星的半长轴为半径,以太阳中心点做球,该球面的总能量与太阳总能量完全相等,忽略离心率,行星的轨道就是这个球面上的一条封闭的正圆等能量线。

例如,地球比火星离太阳更近,等能量线的能量强度e高於火星,所以地球指向太阳的加速度也等比地高於火星。

物理定律和数学就是这么神奇,能量强度和加速度的线性关係也可以转换为行星所处太阳辐射的假想光球温度和行星平均公转速度的线性关係。

太阳表面有效温度是5772k,辐射到地球,有395k,到火星减少到319k,319/395=0.8076。

这个比例就是火星和地球平均公转速度之比!地球的平均公转速度是29.78公里每秒,乘以0.8076就得到了火星平均公转速度,是24公里每秒。

太阳送来的有效辐射温度等比於行星的平均公转速度?真是神奇!

按照特斯拉的引力理论,能量传递才是物体运动的根本原因。超光波的波长极长(170360公里),频率极快,在10的16次方量级以上,如果物体的直径(比如太阳)大於18万公里,就將被超光波入射。

太阳吸收巨大的能量,同时引发內部的氢原子核產生高频共振,形成核反应,並將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

太阳系中,除太阳以外最大的星体是木星,它的直径约为143000公里,小於超光波波长,超光波不能完整入射木星,將其绕射(衍射),所以没有引发木星內部微观粒子的强烈核反应。

核反应不强烈不等於没有,尼古拉·特斯拉发现了一个太阳系的怪现象,在所有太阳系星体中,只有木星和土星表现出微弱的核反应。

证据是星体吸收的太阳能量和其排放到空间中的能量应该正好相等,金星、地球和火星的观测数据印证了上述结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