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年11月,亮国火箭城麦可·麦克斯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想像力的前沿科技领导者,他在各个领域的创新令人眼繚乱。
乍一看去,他涉猎的领域似乎並没有沿著一个主轴,各个项目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除了人们熟知的艾斯贝空间技术公司、尼古拉电动车公司和星阵卫星通讯公司之外,麦可还生產人形机器人,布局脑机接口、新型智能医疗。
令人费解的是,他还从事传统能源行业,运行和管理髮电厂,他的电力公司是亮国萨州电网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甚至,他还有一个生產可快速安装的低成本预製板房的工厂。
麦可、达芙妮和他们的儿子维托现在就正在麦可自己生產的预製板房里。
可以说,达芙妮是最理解麦可创新逻辑的人,她知道,麦可的主轴只有一个,那就是星际生存。
麦可在选择星际生存目的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排除了月球,因为没有大气层。
月球作为天文科研、观测和发射活动是非常理想的,月球上的稀有金属也將成为人类太空工业的重要矿產。
但是月球的生存条件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星际移民,它只能作为基地或者叫跳板。
土卫二和木卫二似乎有生命跡象,在冰壳之下,或许能满足单细胞生物的生存条件。不过那里太冷,两颗巨行星的引力潮汐也太大。
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不可能在它们表面建设居留站点。
麦可几乎没有过一秒钟的纠结,就把星际移民的目標確定为火星。火星位於太阳系宜居带,
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同样存在四季变化,自转周期也与地球极为接近,约每25小时自转一周,日夜交替。
火星表面没有液態水,也没有富含氧气的大气层。最致命的是,火星金属內核早已冷却,无法形成像地球一样的稳定磁场,使得火星表面充斥著来自太阳和星际空间的高能辐射。
人类即使穿著厚重的防护服,依然可能会危害健康,
麦可原本的方案是在火星水手大裂谷深处建设全封闭的“胶囊”,再不断扩大它的规模,建成一座地下城。
尼古拉·特斯拉的超光波理论让麦可如获至宝。於是,麦可的火星生存计划变成了建设超光波电站,加热火星內核,製造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