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移接木1):喷泉
6500万年前,地球尼古拉·特斯拉把地球的东西方向划分360个经度,其中东西两个半球各180度。为了保护位於东经90度的塔岛电站,特斯拉將火星爆裂碎片撞击地球的区域设置在位於西经90度的maya地区,正好在塔岛电站的背面。
实施计划的项目组扫描探测了maya地区地下矿藏种类和数量,除了铜、铅等金属矿,硬石膏也就是硫酸钙储量超標,不够理想。
特斯拉等科学家经过研判,认为问题不大。硬石膏被撞击后,產生的硫元素进入大气层,会使天空变成黄褐色,氧化后,以硫酸雨的形式落回地面,毒化空气和水体。
隨著沉降作用,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十年,所以说问题不大,
特斯拉漏算了玛雅地区盛產重晶石,也就是硫酸钡。在一飞冲天又落回到水体中的硫和钡的共同作用下,细胞壁没有皮肤和毛髮保护的无脊椎海洋动物,比如贝类,大量死亡。
更致命的是,海洋中的蓝藻几乎绝跡,使得海洋这个地球最大的造氧机器的作用发生逆转。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產生氧气的蓝藻灭绝了,而死亡贝类身体中的有机物却在不停地消耗氧气。
玛利亚既是基因工程学家,也是生物学家。阿博特和特斯拉是物理学家,但他们对化学也有很高的造诣。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几人面面相,束手无策。
阿博特把希望寄托在玛利亚身上,问道:“撞击之前,蓝藻广泛分布於地球的海洋,为地球贡献了50%的氧气。我们这批取样中没有发现蓝藻的踪跡,不等於它们灭绝了。”
特斯拉反应很快,听懂了阿博特的意思,说道:“我们再努力一下,找到存活的蓝藻,哪怕数量很少,有你对它们进行克隆复製,是否可行?”
玛利亚断然否定道:“克隆复製肯定是可以的,但是钡离子还是会把它们杀死。即使能够改良蓝藻的基因,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蓝藻本体的特性决定了抗毒性改良的上限。通俗地说,我无法把蟒蛇改良成鱷鱼。”
阿博特紧接著追问道:“你说的蓝藻本身的特性是指什么?”
“蓝藻属於简单细胞微生物,生活在含盐,也就是钠的浅海中。由於海水压力不足够大,所以它们的细胞壁很薄。我需要的藻类要具备两个特性,一是在钾环境,而不是钠环境下生存,要有好的耐硫性,二是细胞壁要厚,对抗钡离子的穿透性。"
特斯拉越听越绝望,说道:“地球上的海水都是钠多钾少,到哪去找你说的这种生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