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脑洞大开的改造金星方案层出不穷。

针对金星大气浓密造成表面高温高压的解决方案是拖动彗星撞击大气层。

另一个办法是在地球、月球或其它小行星上,提炼镁和钙等元素,拋洒到金星大气中,產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镁和碳酸钙,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让金星加速自转的方法很有创意,从遥远的40au之外的柯伊伯带拖来一颗直径接近100公里的小行星,使其近距离高速掠过金星,通过擦撞,提高金星自转的速度。

科学家们提出的改造金星方案中,最有创意的一个反倒是来自於朴素的生活常识。太阳光照太强的时候,就搭个遮阳棚唄!

在太阳和金星连线上的拉格朗日点(l1)建造一个面积巨大的反光镜,把太阳射向金星的强烈辐射反射到太空中,金星吸收的能量减少,从而起到降温降压、降低大气密度的作用。

遗憾的是,上述方案无论哪一个都是对人类工程技术和资源的极大挑战,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做到。

比如修建那个所谓的遮阳棚,其工程量和造价是现有人类无法承受的。

麦可和詹姆斯博士研究金星改造方案的时候,他们发现遮阳棚方案更为安全,似乎也更有可行性,但是用人造拼接的方式建设遮阳棚显然是不可行的。

这难不倒满脑子奇思妙想的麦可·麦克斯。

他提出,既然人造的不行,那就拖来一个天然的小行星挡在太阳和金星之间,充当遮阳棚。

詹姆斯博士提醒麦可,这样的小行星並不好找。他肯定了麦可排除彗星的理由,彗星密度太低,主要成分是冰,金星附近辐射强度高,用冰做的遮阳棚会被融解。

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至少有50万颗,直径大於100米的也有近万颗,但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由低密度的岩石和雪冰组成的。

有几乎全部由金属组成的小行星吗?麦可和詹姆斯博士把目光聚焦在了第16號小行星,也就是灵神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