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里面放了几个蒸饼,一小碗清粥,有一小盘小葱拌的豆腐,一碟泡菜,还有一壶茶水,十分清淡,但是既适合如今逐渐炎热的盛夏时节,也适合这间阁楼与安静的看书悟道时光。

林觉吃完之后,继续阅读参悟。

所谓阴阳之道,既与自然平和的天地山水之道不同,也与相生相克的五行大道不同,阴阳本就是天地两面、事物两端,本就完全相悖,却又互相衔接,在外则共存于天地之间,修行则共处于道人体内。

其中最要紧的,便是“平衡”二字。

但凡修道之人,一身道行法力都有“根本”和“须末”之说,寻常使用法力都是“须末”,法力耗尽也是“须末”,“根本”不可动摇,而根本如何须末便也如何,因此哪怕道人法力耗尽,只要根本仍在,恢复之后的法力,便仍是原先的水平。而这根本,就是道行。

阴阳平衡之道,讲的是道人体内修出的阴阳根本,须得阴阳平衡,倒不是平常施法用术之时也必须得照顾法力的阴阳平衡。

根本又是须末日积月累而来。

小阴阳法以人为本,每次修行攫取灵韵,需取阴阳之气各一半,不管此时阴阳灵韵差多大,也必须一样取一半。

所以当一天之间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盛之时,或者阴气最弱而阳气最盛之时,修行便极慢极慢。

而在这本《阴阳大注》中,则对《阴阳经》上的一些内容做出了另一种注解,这位仙贤认为应将人体看作天地,既然天地日月轮转,阴阳之气有时弱又有时盛,却不影响整体平衡因此人也可以这样,不求每时每刻的平衡,而求更大的平衡。

想来在他刚提出这份说法之时,也引起了当时别的道人或是仙人的质疑乃至反驳,认为这不可能,而这也与当时主流的阴阳注解不一样。

因此为了说明此法确实可行,自己的注解并非误人之言,这条道是走得通的这位仙贤又在下方做出注解,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绕过了原先阴阳灵法修行的限制,从取“小平衡”,到取“大平衡”。

大阴阳法便由此而来。

由此开始,阴阳法有了大小之分。

6=9+

“天才……”

林觉不由得感慨惊叹。

三天之后,外面隐有喧哗声。

喧哗声还不小,不过此时的林觉早已入了迷,渐到忘我之境,两耳不闻窗外事便也没有在意。

阁楼神灵常有显现,看他一眼又消失无踪。

樊天师又来了。

这次带来了南天师给他的礼物。

只见樊天师表情奇怪,对他说道:“林道友昨日可有听见什么动静?”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