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地球到了各国都在搞合成营的时候,部队的作战指挥和通联能力和二战早就不是一个东西了,靠着计算机的辅助指挥员可以更加直观的掌握状况,调整部署。
但在二战的技术条件下,指挥能力就成了合成化的障碍。????毛子二战时候就算把诸兵种合成化,往往也是各打各,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后来他们就搞大军种制了,各个兵种单独编制成很大的单位,这样就能简化指挥系统。
王忠想了想,说:“那就再苦一苦集团军的参谋们,我要把100辆kv拆散成四组加一个独立坦克支队,每一组21辆坦克,坦克支队16辆kv放在集团军司令部下面。”
巴甫洛夫瞪大眼睛:“然后伱要亲率这个支队冲锋是吧?刚好kv都有车长!”
王忠拍了拍巴甫洛夫的肩膀:“别紧张,我没说要这么做。把kv都抽调出来后,剩下的t34编成一个突击群。敌人钳形攻势的部队都缩回去了吗?”
“根据目前的情报,除了14装之外,其他的还在原地。”巴甫洛夫答道。
王忠想了想说:“根据骑兵部队的报告,敌人装甲部队还有相当强的战斗力,我觉得我们这几百两t34突击敌人装甲部队得不偿失。”
之前要40坦克军,是打算等敌人补给耗尽人困马乏之后——具体来说就是敌人在草原上被困一周左右,再发动攻击。
但现在这个情况,敌人眼看要收缩了,原来的作战计划就不管用了。
战场上要根据情况修改计划,几乎没有一个作战计划是一成不变的执行到最后的。
王忠:“我认为,用40坦克军的t34加强一个kv组,冲击敌人的步兵部队比较合适。待40军抵达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让炮兵先前进。”
波波夫:“用坦克冲击敌人的步兵师?不打歼灭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