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时期,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复印店都是于超的老乡们开的,即便是现在这个占比依然很高。
他们都来自湘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旧化。
名不见经传是放在全国范围内说的,毕竟国家这么大,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名胜,产地优势等等。
像刘长安这样的人,对旧化印象深刻的地方便是那里的熏腊制品,还有做菜喜欢放山胡椒油。
当地山多湿气重,食物保存不易,就非常需要山胡椒油这种气味浓重,并且火气旺盛的调料,驱赶寒气和掩盖食物中容易滋生的异味。
于超当年离开旧化,就是老乡带出来准备在复印店这一行业干活的。
当年内地哪哪都穷,外出打工几乎是青壮年谋生的首选,现在那批四五十岁的生意人,很多都是在沿海打工,学了手艺或者积累了资本,再自己闯荡出来的。
这些早年外出打工的人,和现在在穷士康等地方进厂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早年打工的这些人,学到了东西,有了一点基础或者门路,往往都会从老家带人出来,一起闯荡和发展。
整个旧化在国内复印店的垄断地位,就是这么老乡带老乡发展起来的,便是最朴素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典型现象。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理解“老乡”的重要性,多半只是因为当年的那批老乡,已经在外地扎根了,能带出去的都带出去了,再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要么是不愿意那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学徒零工做起,要么就是断了联系。
于超原本也应该开复印店的,只是他心思野,不愿意窝在那小小的店面里挨着,想赚快钱,大钱,容易钱。
总之,现在于超人到中年,已经当起了大哥,也从老家带了人进蔬菜公司,有的人不愿意干回老家传扬了于超的恶名,倒是让更多人觉得于超在郡沙有个人物了。
目前的于超,志得意满,哼着湘南花鼓戏名曲《刘海砍樵》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他在楼市起来前“低价”“买”下了这栋原来的农贸市场大楼,现在这地方值多少钱?足够于超退出蔬菜公司以后成为亿万富翁。
蔬菜公司的很多业务,都在这栋四层楼的农贸市场大楼底下进行,为了方便行事,于超禁止周围的其他商户和个人安装摄像头,只准蔬菜公司的“保安”部门在关键位置安装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