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你们这些搞投资的有个缺点,就是太容易执着于概念,仿佛概念鼓吹的好,项目就成功,反之,项目就一定失败。”方卓批评道,“非要贴上标签,非要互联网不可。”

他继续说道:“易购要做b2c,主打的品类是客单价高的3c产品,这对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物流、渠道、真伪、售后,易购得把方方面面都做起来才行,就算从元旦开始,一直到年底都未必能成体系。”

“怎么建立消费者的信任?”

“光凭我方卓的名字可以吗?难道他们买的冰箱坏了,提我的名字就能立即修好了?”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它还是商务,不是套个‘电子’‘互联网’的标签就能万事大吉。”

“易购想要能烧钱,想要做起来,想要真的做成,基础打底的时间太久。”

方卓顿了顿,喝了口凉咖啡:“大中电器的渠道、运营、售后保障都可以为易购提供有力的补充。”

他低头翻了翻资料,找到大中电器的情况,递给三位投资话事人。

大中电器是82年成立于京城,89年有了第一家门店,99年开始做电器连锁店,2000年开出6家连锁店,2003年扩张到32家,成为京城市场份额第一的电器零售商。

同年,大中电器走出京城,开始做全国连锁电器。

今年,这家公司已然是国内知名的电器零售商,京城、天津、申城等大城市都有大中电器的连锁门店。

熊潇鸽、徐新、王风益三人传递资料,陷入沉默。

要做3c产品,注定是以大城市打开局面,听起来,大中电器似乎真的可以成为易购的补充。

只是,实体和线上完全是不同的模式。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收购大中电器,然后以它为主体进行更大规模的全国式扩张了。

熊潇鸽把这样的考量说了出来。

“大中电器今年在国内一共有70家门店,京、津、申、广、杭等地都有,他们现在搞的也是省会大城市为主,但国内的家电连锁竞争相当激烈。”方卓说道,“在它上面还有国美、苏宁、永乐、三联、五星,这些都是实打实营业额上超过它的。”

“更何况,苏宁和国美今年在香江上市,有资格搞资本扩张了。”

“永乐也计划明年上市,这又是一家。”

“大中电器距离上市还有距离,未来遭遇的竞争会越来越大,这同样是这个市场的缩影。”

“我可以选择b2c这个新兴的赛道,为什么要跻身可预见的竞争激烈赛道呢?”

方卓先否定了老熊考虑的方向。

随后,他说道:“我要收购大中电器,一是它不会特别贵,二是取它的售后和运营体系,售后是直接对易购的补充,能迅速建立部分消费者的信任。”

“而它的运营团队配合我调拨的员工能迅速形成战斗力,不然,易科的团队还得慢慢摸索。”

方卓说到这里,继续播放ppt,后面内容是讲述易购这阵子以来的仓储物流动作,也提及将会医科的线上医药发展。

熊潇鸽边看边思索,很快就明白这位的打算。

不论是医科的垂直电商还是大中的线下实体,都要被易购b2c取其精华。

先前业界所传的方总要大力发展医药电商,现在看来也只是窥见他战略规划的一鳞半爪。

收购大中电器能不能加速易购的发展?

这是一个答案比较有正向倾向的问题。

“会不会顾此失彼呢?”王风益难得问了一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