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也正是因为不完美,佛门、道家,或是其他的信仰力量都在做着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尽力在改善或影响,魔修也有自己认知的道儿,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就会有摩擦和争斗。”
“我们老了,时间不多了, 彻底改变自己是不可能了。你们这一代应该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从中尽早认识和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 我很高兴你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我和万三爷就是忙于修炼,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提供更强大的保护, 却没有从小给我那苦命的孩子以适当的善恶因果等方面的教育。”
“听您的口气,如果打小修佛,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果报?”易流年问。
“那倒不是,道家也很不错啊。信奉什么,虔诚心和思辨性很重要。道家哲学和智慧敢于讨论超越这个世界以外的世界,是很值得称道的。”
“以我粗浅的了解,正统的佛教,从来没有强迫别人成为佛教信徒的传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同时追随佛法,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宗教或是某种信念,没有更好,只是不同,各自的独特之处都是人类的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见地以供选择。魔修的功法术法中也有可取之处,像这个面具就极富巧思。”
“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变化的很快,未来也许会变得更快,挑战也只会更复杂。我们意识到这点,即便没有寻找到实用的解决之道,总会有所帮助。”
“教育都是某种形式的洗脑,总带有人们幕后的动机。婆娑即遗憾,但是让后辈们建立远见和善心,成为具有同情心、有教养、有创造力,优雅并且勇敢的人,总是一个好的愿景和方向。”
“我以前教育孩子和教授弟子,只会告诉他们人体的结构,穴窍的位置,功法的运行,他们在修炼的同时,也失去童年少年的欢乐,这是为了让他们变得更强大,但如果未来的世代和环境变了,他们的技能未必适用,还要去重新适应,又会失去成年的欢乐,于是一生似乎都没有快乐的时候。”
“我现在明白,我忽视了教给孩子一种叫做‘心’的东西,以致孩子忘记了自己是个人。”
“他不会考虑鱼儿必须在海洋里生活,蝴蝶要在天空中飞舞,没体验过在森林里奔跑和在河流里游泳的乐趣,不懂静静地聆听自然天籁之音的妙处。”
“他变得不在意别人的痛苦,不清楚做什么都要承担后果,不愿意改善自己、帮助他人。”
“于是,他很容易轻信别人的挑动和教唆,不珍惜自己,轻而易举地就枉送了性命。”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思考着谢三娘的话,谢三娘也在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现在能比较平和地谈论死亡,以及你刚才提到的杀戮,是因为多少受了佛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