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命”二字, 儒释道三家有不同见地。儒教以尽性立命为宗, 释家以养性听命为宗,道家以炼性寿命为宗。
很多的宗教思想, 大都是苦难者的呻吟,不少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大千世界无可留恋,把幸福的希望寄托于未来, 寄希望于死后灵魂得救。
但道家思想有所不同。
道家乐生、重生、贵术,认为人生难得——“今生不将此身度, 待将何日度此身”。
道家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之事, 死亡才是痛苦的,要把握人生, 争取竟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
仙道贵生, 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载体,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生久视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道功和道术。
泛泛而言,性指人内在的道, 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 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
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 是心与身的全面修炼。
吕祖曰:性命双修玄又玄, 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 始知匠手不虚传。只修性, 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人之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
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
道教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心性学说,又发扬了自家传统的性功学说,形成性命双修的修炼理论。
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
由此,可以将性命双修分为性功与命功两种。
性功是道教与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则是道教独有的传统和特色,不讲命功, 不是道教。
性命相依,其中命为重。
性和命的关系就如同马和车,性可喻为马, 命可喻为车,车坏马即奔,屋坏人即走。
如灯油是命,灯光泽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
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
道经有云:“性靠自悟,命靠师传”。
大部分修行只能靠自己体悟,为师者只能原则上掌握和指导,所以说“性靠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