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18章 整合全科室,社长很满意

暮色渐浓。

摩托车驶上了归程。

钱进坐在车上不敢动,因为他前后都是袋子和鱼篓之类的东西。

他的摩托车承受了它不该有的压力,跑起来非常吃力,排气筒一个劲的喷气,声音都不好了……

在后头,红星刘家生产队的烟囱也开始冒烟。

炊烟从各家各户升起,混合着炖鱼的香气飘向四方。

摩托车一路奔驰进入城里,车后座两侧那两个大麻袋格外引人注目。

旁边竹篓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上面还盖着湿漉漉的海草,随着摩托车的颠簸,不时有水滴落在滚烫的排气管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曾经他有一次下乡只是带了些蔬菜回来便被打投办给抓了。

如今他骑着摩托车带了三百多斤的渔获回城,却已经没人关注。

路灯亮起。

供销总社的门房老张头正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突然抽了抽鼻子,一把摘下老镜:“哪里来的这么大腥气?”

他疑惑的走到窗前,看见钱进正支着摩托车解绳子,这让他有些疑惑:

“钱主任,怎么回事,这大礼拜天的,你们办公室怎么都来加班了?这是有什么重要工作?怎么选在晚上来加班,还有您这是……”

“老张,那你去办公室帮我吆喝一声,让孙健带人下来给我搭把手。”钱进掀起湿布一角,顿时,一股咸腥味道扑面而来。

竹篓里,活蹦乱跳的对虾泛着青灰色的光泽,梭子蟹的大钳子上还挂着海草,蛤蜊溜光水滑的聚集在一处,最上面还躺着好些婴孩拳头那么大的海螺。

老张头探头看了看,眼睛一亮:“我的老天爷!这么多鲜货?真鲜啊!”

“下乡去帮我们科室收了点东西,你帮我去把大伙都叫来。”钱进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再次催促他。

两次催促,老张头不敢再耽搁,匆匆忙忙的上楼来。

很快,十多号青年跟野马似的跑下来。

孙健跑在最前头。

他现在是钱进第一心腹了,事事以钱进唯马首是瞻:

“钱主任?您这是弄了些什么回来?呵,好新鲜的螃蟹。”

锯缘青蟹本来已经被草绳绑了钳子,可是因为路上摩托车颠簸,有些草绳脱落了,这些螃蟹得到解放,如今有人靠近它们立马竖起了大钳子。

钱进说道:“送上去,这就是咱科室的福利品了。”

孙健惊喜:“真的吗?真好,我爸妈昨天还念叨着想吃螃蟹,我说这中秋前螃蟹太贵,等中秋后再吃,结果今天就能吃上了!”

钱进说道:“能吃上,既然你爸妈想吃螃蟹,那待会我多给你拿几个螃蟹,让他们二老过个瘾。”

“不用不用,”孙健笑得很愉快,“钱主任我爸妈有病在身,螃蟹是寒性的嘛,不能让他们多吃,让他们一人吃一个尝尝鲜就得了。”

钱进把中午听到的话说给孙健听:“螃蟹是寒性,可大姜是热性的,让他们配着姜末吃。”

“对了,大姜你家里有吧?用不着咱科室当福利品下发吧?”

孙健笑了起来:“这个不用。”

科室要发海鲜当福利品,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转眼就传遍了整个办公室。

钱进刚到办公楼门口,楼道里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

副主任程侠趿拉着塑料凉鞋跑来,这个之前还想跟钱进对着干以夺权的军转干部,此刻得知科室要发福利表现很积极:

“来来来,钱主任你歇着,这袋子我来抬——好家伙,挺沉啊,里面是什么?”

钱进用袖子又抹了把汗珠说道:“是鱼,牙片鱼,现在估计都活着呢,待会回家赶紧收拾了上锅,准新鲜!”

诸多海鲜送入办公室,一群办事员开心围绕四周。

李香像个孩子似的蹲在竹篓前,手指小心翼翼地戳着一只挥舞大钳的梭子蟹:“你们看这螃蟹真野。”

郑金红家庭条件更好一些,平日里接触海鲜多。

她从后头伸手捏起一个大螃蟹试了试:“很肥,这个螃蟹准压秤,它肯定是满黄蟹……”

吃海蟹跟吃淡水蟹不一样,淡水蟹几乎全靠蟹黄,海蟹的蟹肉多且好吃。

但海蟹的蟹黄比蟹肉更好吃,淡水蟹蟹黄香,海蟹蟹黄鲜,特别鲜。

单证组的孙美娟扎着两条麻辫,辫梢上的红头绳在晚风中轻轻晃动。

她蹲下身,突然‘呀’地叫了一声。

一只八带鱼的触须缠上了她的手指。

“钱主任,活的!都是活的哎!”她惊喜地喊道,脸蛋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

钱进笑道:“当然都是活的,今天退潮,我去以前支农的生产队转了转,用攒下来的粮票肉票和布票换了这些海鲜回来。”

“这得耗费不少票证吧?”郑金红抬头问道。

钱进说道:“不多,因为这不是出海捕捞所得,是渔家妇女赶海所得,所以她们要价低。”

程侠打开袋子,里面全是摞在一起的牙鲆鱼。

这让他咋舌:“这也是赶海所得?这牙片鱼的个头可够均匀的。”

钱进精神一振,来了劲头。

他将自己参与的赶海然后发现牙片鱼群,最后生产队组织人手进行滩网捕捞取得巨大收获的过程讲给众人,听的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还可以这么获得牙片鱼啊?一下午搞到了四千多斤吗?”

“嘿,我知道几个赶海的好地方,明天下了班,谁跟我去看看有没有牙片鱼?”

“我跟你去、我跟你去,要是咱也能找到个牙片鱼群就好了……”

李香欢喜的问:“钱主任,如果这些海货放到市场上,那能换多少钱啊?”

钱进摇摇头:“我不知道。”

“反正我妈今天上午刚买的香螺,一块一斤呢,比肉还贵,老百姓吃不起了。”有青年说道。

也有人说:“蛤蜊便宜,六分钱吧?我记得上次去买是这个价钱。”

“反正咱们分文不取!”钱进笑着从篓底掏出一个海螺,放在耳边听了听,“虽然我用了一点票证,但整体来说这还是属于红星刘家生产队馈赠给咱科室的。”

“红星刘家生产队?”孙美娟突然直起身子,麻辫甩到了胸前,“是不是《海滨日报》登过的那个您支农的生产队?”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就是您帮他们搞秋收、搞产业对口帮扶的那个生产队?”

钱进点头:“嗯,就是那个。”

李香一拍手说道:“对对对,我也知道,我还剪了那篇报道呢!”

她想要去找自己的剪报笔记本,结果仔细一想昨天下班带回家,今天过来没带公文包:

“我那上面有钱主任好几篇报道呢,支农的报道,支援知青备考高考的报道,带领劳动突击队搞人民流动食堂的报道,我都给剪了……”

“你剪这么多干什么?”郑金红推搡她,“我可跟你说,钱主任已经结婚了。”

听到这话,人群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李香生气的去拍她肩膀:“金红小同志,你的思想怎么那么龌龊呢?”

“我有个剪报专题,把所有青年优秀事迹报道都剪下来了,平时我要看这些报道进行学习的。”

孙健不知从哪摸出个旧报纸卷成的喇叭筒,学着广播员的腔调:

“下面播报本台快讯:钱进同志一心为人民,社员们海鲜表心意!”

大家笑得更欢了。

钱进也笑。

他妈的。

这帮人真行,早些时候看自己如同看瘟神,有一半人还倒向廖春风和程侠跟自己对着干。

结果如今要发福利了,一个个的也不去跟自己搞斗争了,都表现的对自己态度无比热忱,好像全是忠臣一样。

其实群众里面有坏人!

这方面他门清。

所以分海货的时候他是有小心思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