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旺财做事体贴,螃蟹被草绳捆得结结实实,青灰色的壳在灯光下泛着水润光泽。

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

魏清欢拿起刷子,仔细刷洗每一处缝隙,顿时,海水特有的咸腥味弥漫在厨房里。

“哎哟!”

一只螃蟹突然挣脱草绳,飞快的跌到了地上。

外头的钱夕闻声急忙进来:“怎么了?”

这解开束缚的大螃蟹,立马冲她竖起了大蟹钳。

钱夕毫不犹豫,蹲下轻巧地从后面捏住蟹壳把它重新捆好:“急什么?急着下锅?”

钱进见此赞叹:“行啊二姐,你这抓螃蟹的手艺没落下。”

钱夕说道:“下乡之前,每到了退潮的时日我就带你去赶海,这手艺是多少年里练出来的。”

“不过还是退步了,毕竟有些年头没碰到螃蟹喽。”

螃蟹捆好,魏清欢开始蒸海鲜。

大铁锅里垫上葱段和姜片,梭子蟹、对虾、蛤蜊、海螺层层码放,四周还铺了一圈嫩绿的海带。

锅里开水已经煮沸了,很快蒸汽从锅盖边缘溢出,厨房里的咸腥味变成了优质海鲜独有的鲜香。

钱进处理海鲈鱼。

这是一条大鱼,清蒸后油泼最鲜美。

他在鱼身上划拉几刀,放上葱姜蒜、料酒去腥,再加入蒸鱼豉油,这样便能上锅。

魏清欢那边又拿出几个鸡蛋,轻轻磕破,蛋液流入碗中,用筷子迅速搅拌均匀。

然后她在锅里放了一点油,油热后将蛋液倒入锅中,摊成一张金黄的蛋皮。

钱夕挽起袖子要帮忙,对这厨房很是赞叹:“这炉灶多,做饭就是方便。”

这房子是给领导准备的。

领导家里是有保姆做饭的,然后考虑到领导家宴多,所以厨房准备的厨灶多。

魏清欢准备了一些新鲜的蔬菜,这也不用钱,劳动突击队每隔两天就要去西坪生产大队拉一趟蔬菜,其中就有钱进家一份。

这一份跟劳动突击队没有关系,都是周铁镇家自留地摘下的菜,是他专门送钱进的。

钱夕清洗青菜,问道:“怎么做?”

魏清欢说道:“二姐你不用麻烦,你洗干净放那里就行了……”

“咱都是自己人,谁都别见外了,我想搭把手。”钱夕实诚的说道。

魏清欢说:“那你切段焯水吧,待会让你老弟拌凉菜,他干这个很有一手。”

钱进笑。

成品的调料在冰箱里,倒进去就成了。

三个人一起忙碌,一桌子的菜便准备好了。

主要是除了炖排骨耗费时间,其他做起来的都很容易,而且还有几个成品菜。

盐水火腿、红肠、午餐肉、水果罐头,这都是当下好人家才吃得上的菜肴。

等候已久的钱程两口子上来端菜。

炖排骨的汤汁浓郁醇厚,排骨肉质鲜嫩多汁。

火腿片和红肠片色泽红润,灯光下一放,泛着油光。

魏清欢掀开锅盖,白色的水雾“呼”地腾起,满满的海鲜在水雾中若隐若现。

螃蟹变得赤红,大虾弯曲成月牙状,蛤蜊张开了嘴,露出里面嫩白的肉。

各式海鲜蒸得恰到好处,保留了原汁原味。

这让钱程感叹:“了不得、了不得,魏老师是我们钱家头一号的儿媳妇啊!”

“我嫂子第一,我还得往后排排。”魏清欢随意的调侃。

饭菜香味引得孩童们从阳台跑过来:“哇,这么多好吃的!”

陈爱国第一个叫了起来,紧接着其他孩子也跟着欢呼起来。

钱夕的老二陈建国看到有烧鸡,下意识就要伸手。

陈寿江见此一巴掌拍了上去:“就你心急,咋了,在咱林场吃不上饭?”

陈建国委屈的嘟囔:“吃不上烧鸡,我今年还没吃过烧鸡呢。”

钱程的大儿子钱途小声说:“我都没吃过烧鸡!”

钱进立马将鸡腿找出来。

可又犯愁了。

五个孩子呢!

魏清欢去抓了一把块分给他们:“先吃一粒磨磨牙,等你们吃完了,咱就能吃饭了。”

五个孩子看看大人,一时之间没人敢伸手。

钱进失笑:“拿着呀,怎么了,今天还没吃到?”

钱途小声说:“吃到了,我婶婶给我们来着,但我妈说一天吃一块,不准再吃了。”

魏清欢把盘子往孩子们面前推:“平时一天一块,今天例外,可以吃两块。”

孩子们各看自家大人。

大人点头了,他们才欢呼着去抢。

钱进抓了把筷子放桌子上,魏清欢又把鲈鱼给泼了一层滚油:

“现在可以开饭了!”

肥美的鲈鱼卧在长盘里,鱼身上铺着翠绿的葱丝和嫩黄的姜片,淋了酱油的鱼皮闪着琥珀色的光。

她特意把鱼眼睛朝向钱程——这是当地的规矩,鱼头要对准客人。

马红霞看着满桌的鱼和肉,眼神都直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