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钱进大概讲解了三个十年的计划,等大家伙大概听懂了,他拆解开来挨个详细的讲解。

这份计划是个清晰而宏大的战略构想。

它的出现,如同在闭塞的渔村上空炸响了一声春雷。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目瞪口呆。

钱进侃侃而谈,拿出了笔记本将之前整理的农村发展规划。

他一条一条的详细讲解,把话题从空想空话,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上。

社员们没什么文化,可都有生活经验。

他们听着钱进的话慢慢就跟上他的思维了——这条路走的通,确实可以走!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钱进响亮的声音和屋外风的呼啸。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上飘雪了。

钱进最后说道:“……这一切都必须得做好,咱们得在这八十年代扎下根,然后到了九十年代迈开腿,最后去了下个世纪,整个红星刘家的腰杆子才能挺起来!”

刘旺财手里的烟袋锅“吧嗒”一声掉在了地上,他都忘了去捡。

刘有余张着嘴,看着钱进,满脸仰慕和敬畏。

王秀兰和几个社员代表激动得脸泛红光,刘旺福这样的老汉都热血沸腾。

听着钱进的安排,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未来。

“钱总队、钱领导,”刘旺福的声音有些哽咽。

等到钱进说完话他站起来走上去,紧紧握住钱进的手,“您、您真是给咱们红星刘家,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啊!”

“我老头活了六十多年,头一回觉得、觉得这日子真有奔头了、真能富裕了!”

他环视着同样激动的众人,“大伙儿说,领导这路子行不行?”

“行!准行!”众人异口同声,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力量。

钱进看着激情澎湃的众人,觉得给他们打的鸡血差不多了,还得给他们降降温,否则一个劲升温就把人给烧死了:

“路指出来了,怎么走稳走好,还得靠咱们自己,靠强基固本,靠规矩!”

他在笔记本空白纸张上写下“基础设施与人才升级”、“基层组织与风险防控”两排大字给众人看。

“先说基建。”钱进指着窗外泥泞的道路和空荡荡的沙滩。

“路不通,货难运;没码头,船难靠,这不行啊。”

“一切工作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准备充分,今年开始,1980年开始,咱红星刘家要大干一场。”

“刘队长,等开春雪化了,发动全队劳力去修路,到时候我再想办法帮你们拉赞助、找工程队来修个码头!”

“路不用修的多好,先平整夯实,能走卡车,能让卡车跑起来就行。”

“修的码头更不用大,咱是小渔村,那能停小船即可。”

刘旺财说:“准成,就是这得需要不少钱……”

钱进摆手:“钱不成问题,资金不够,我去找有关单位跑跑‘以工代赈’的项目,争取点国家支持。”

“还有通电,这个是最大的重点!”

他看向刘有余:

“刘会计,你留心着,我估摸着就在今年,市府就要搞‘村村通电力’规划项目了,咱们争取当第一批试点。”

“有了电力,后面还能通电话,那样生活方便了,信息也灵通了!”

刘有余用力点头:“我记下了。”

其他人一拥而上:“今年能通电?”

“队里能用上电灯了?”

“钱总队,你这消息靠谱吗?俺队里今年能用上电灯?以后晚上不用摸黑糊了?”

钱进说道:“政策已经传出消息来了,今年肯定要搞的,现在不确定的是,咱队里能不能拿到第一批试点名额。”

“刘队长你多往公社跑一跑,我给你们在市府和上级领导部门跑一跑,咱们上下一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好,上下一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刘旺财激情洋溢的拍桌子。

“再说人才和技术!”钱进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人,然后摇头,“怎么没有年轻人?”

“一定要重视年轻人的力量,一定要把年轻人的力量给利用起来!”

“各位,以后打鱼、养鱼、加工乃至搞工业、搞旅游,它不仅仅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这些工作都要技术,靠老经验不行了!”

“队里要选送有文化、肯钻研的年轻人,自己学、出去学……”

刘有余已经算是生产队最有文化的人了。

这个话题他有发言权,他也很惆怅:“自己学怎么学?不知道咋下手呀。”

“出去学更不行了,出去去哪里学呢?去学校?现在当爹当娘的改了心思,倒是重视娃娃们上学问题,可那是为了上学考出去,别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继续干苦力……”

钱进笑道:“学习这种事,急不得,你们不用太着急。”

“咱们的规划是三个十年,一共三十年呢,哪怕只拿出一个八十年代来,那也是十年。”

“十年,足够现在准备念初中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也足够现在还上小学的娃娃,以后中专毕业了!”

满屋子一群泥腿子,着实不懂学业上的事情。

钱进便说道:“你们也得学,要与时俱进。学习不一定必须得去学校,活到老、学到老,一样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这方面刘旺财拍板做了决定:“那成,钱总队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你说要学习,那我带头,都开始学习!”

“不过,学什么?”

钱进笑道:“不同的人学不同的东西,这就是因材施教。”

“你队长和会计还有副队长、妇女主任们学的是规矩和防控!”

提到这话题,钱进态度不再轻松,而是变得严肃起来:

“改革不是乱来,发展不能忘本,集体决策机制必须强化!”

“我结合咱们生产队的情况,给咱们想了一个叫‘三配套’的制度——配套组织、配套阵地、配套制度。”

“大事必须开社员议事会,账目公开,大家讨论,民主表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