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老百姓的情况咱们都知道,地区落后、文化水平落后,要在两个生产队培养出人才,光靠送几本书,搞几次培训,是不行的,这是杯水车薪。”

“是,靠给他们从新华书店买几本书,根本解决不了农村缺技术人才的根本问题。”张明远捧哏。

钱进说道:“于是我就想,能不能由我们‘泰山路劳动突击队’牵头,然后联合几个有需求的生产队、街道小厂,办一个实实在在的、教真本事的技工学校?”

张明远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为难的看向金有幸。

领导们的眉头也拧成了一个疙瘩。

吕达茂沉吟一声笑了起来:“钱主任啊,你真是有想法,你的胆子可真是不小啊。”

他压低声音说道:“在座的都是体制内的,都是朋友,我不故弄玄虚也不打官腔,咱们说实际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虽然大会开过了,强调要搞经济,但教育这块还是国家统管。”

“私人办学?集体办学?这口子可没开过,上头文件没提过,下面谁敢乱动?弄不好要吃不了兜着走!”

钱进早有心理准备,也做了调查。

于是他不急不躁的说:“吕大哥,你先别急着堵门,我研究过最近的精神。”

“国家自改革开放后开始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农村要改革,乡镇企业要发展,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掌握实用技术的人才吗?”

“国家现在百废待兴,正规的技工学校、中专就那么些,名额有限,远水解不了近渴!”

“我们办的这个,就是对正规教育做一个补充,是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类似以前各公社乃至各生产大队就可以办的扫盲班,不收钱,不牟利,是对怎么帮扶农民发展的一种探索!”

金有幸听后赞叹:“哎哟,原来你们是不收费用的?这个了不起。”

钱进点头:“对,我们不收费用,就跟扫盲班一样,或者说我们办的还是扫盲班。”

“不过我们这次不是扫文盲,是扫科盲,是专门针对在岗的社员、工人,或者回乡知青,进行一个短期培训,教他们急需的、马上能用的技能。”

“比如养殖、农机维修、基础电工、食品加工,这难道不是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不是响应中央‘把经济搞活’的号召?”

他这番说辞,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钱进不说要开“技术培训学校”,而是用了‘扫盲班’来类比。

并且,他巧妙地定位在“成人职业教育”和“服务经济建设”的框架内,避开了敏感的“私人办学”字眼,强调了其“补充性”和“实用性”。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普适性,非营利性。

张明远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油腻的桌面:“你这么一说倒也有点道理,最近部里开会,确实提到要‘多种形式办学’,‘广开学路’,特别提到了要发展职工教育和农民教育。”

“但具体怎么操作,细则还没下来。你这个‘技术培训’,倒是有点贴近‘农民技术教育’的意思……”

金有幸也点头:“钱老弟是给农民、给知青扫盲,让他们接触科学、积累知识,这是大好事,利在当下,功在千秋呐。”

看到领导们态度松动,钱进立刻趁热打铁:“对,就是扫科盲、搞农民技术教育,或者叫‘乡镇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我们不发文凭,没那个资格呀,就是给他们传递科学知识,培训科学技能,培训成功的,顶多发一个培训合格证,证明这个人掌握了某项技能。”

“领导们,场地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师资也是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个我们教育口能帮忙,”金有幸饶有兴致的说,“可以帮你们请退休的老师傅、技术员,或者有经验的老师兼职。”

“不过经费嘛,你也说了,现在国家是百废俱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钱进一挥手:“我们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线组织,办学经费自己解决!”

“也可以收点合理的学费,或者由派学员的单位出钱吧?”王东试探的问。

大家看向他,他又赶紧一拍巴掌笑了起来:“我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点思路。”

钱进摆手:“收费了,性质就不一样了。”

“我们办的其实不是学校,更应该说是培训机构,技能培训机构。”

“还是那句话,我们自始至终不牟利,只为人民服务!”

“不光服务需要知识文化改变命运的群众,还服务于刚从金大哥提到的退休老师、技工、专家,我们是给他们发工资的!”

“嚯,那你们纯粹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啊?”吕达茂震惊的说,“你这钱哪里来?”

钱进说道:“我们泰山路小集体企业收益不错,可以向上级单位申请一笔盈利资金用于办学。”

“再一个改革开放已经一周年多了,根据我所知,国家要允许个体户经商了。”

“只要有个体户经商那就有商人出现,到时候我去化缘,为技能培训机构拉赞助!”

金有幸听闻后点头:“我听明白了,钱老弟你这完全是在探索一条为基层、为生产一线快速培养实用人才的新路子!”

“老吕,你是管这块的,政策上,能不能给他们指条明路?或者需要他们向哪个层面汇报?”

吕达茂被钱进的执着和清晰的思路打动了。

他小口小口的喝着茶思考了良久,终于说:“这样,钱老弟,你回去写个详细的报告,把办学的目的、性质——要强调非学历和短期技能培训讲清楚。”

“培训内容、师资来源、场地经费来源、管理方式要是有想法了,也要写出来。”

钱进点头。

张明远补充说:“钱主任,你得重点突出服务农村改革、服务乡镇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钱进说道:“这个请各位领导放心,我已经把报告书做出来了。”

他一早就有办学校的想法,因为他知道九十年代开始,民办学校就会遍地生。

这次想要办培训机构,他昨晚就找魏雄图把报告给写出来了。

而且他现在是带着的。

钱进将报告拿出来交给金有幸看。

几个领导传阅,大家一起出主意,帮他改了几个细节。

最后吕达茂指向张明远说:“小张你收起来,明天找机关秘书给再次润色一下,到时候我帮钱老弟递上去,找分管这工作的李国道探探口风。”

“现在政策鼓励探索,只要不碰红线,说不准真有机会!”

钱进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一半:“太好了,各位老哥,来,我敬你们一杯,这事辛苦你们了。”

不知道他准备的礼物起了作用,还是领导们看好他这个人的潜力,反正确实很重视他这件事。

隔了两天,礼拜四,吕达茂给钱进打了电话,让他找机会去拜访市府办公室专门负责农业和乡镇企业工作的主任李卫民。

钱进做事雷厉风行。

当天下班后,他提了两份重礼登门拜访。

这次礼物有的放矢。

李主任年纪在五十岁上下,喜欢下棋,钱进给带了一副玉石棋子、檀木棋盘组成的高档象棋。

而李主任子女多,已经做了爷爷,孙子孙女都有,于是钱进又给男孩带了玩具枪、带了玩具车,女孩带了布娃娃,反正准备了一袋子玩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