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01章 进口技术及设备项目核准委员会

庭审结束第四天,首都机场湛蓝的穹顶下,残雪在跑道边缘堆积成灰黑色的硬块。

巨大的伊尔-62客机在牵引车的引导下,冒着刺骨寒风,缓缓停靠在略显陈旧的t1航站楼廊桥旁。

舷梯车笨拙地靠近,舱门“嗤”一声气响被拉开。

钱进跟随人群出舱。

凛冽的冷空气刀子般刮过脸颊,让他精神为之一振,长途飞行的懒散疲惫被迅速驱散。

身后的杨大刚用力吸了一口气,脸上是混杂着疲惫与终于踏上国土的松弛:“还是咱祖国的空气好啊,还是这味儿熟悉。”

钱进笑。

这年头首都冬春交接时节的空气确实有独特的风味儿,是沙尘味儿。

该说不说,苏黎世那地方人少树多确实空气质量好。

王主任和李参赞跟在后面,神色严肃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凝重,张司长则面色沉静,习惯性地环视着周围的环境。

然后,眼前廊桥尽头的情景,却让几名刚下飞机的归人脚步猛地顿住。

航站楼通往廊桥的出口处,并非惯常的冷清。

一小队十几名系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整齐地列队排开,小脸冻得通红,手里却紧紧捧着几束显然是精心准备、用彩纸扎成的硕大假束。

鲜在这个初春、在这个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是真正的奢侈品。

孩子们身后,站着的是一大群身穿着四个兜深色中山装、藏蓝色呢子干部服的成年人。

其中有个头发白、面皮黝黑的人他认识。

竟然是他老领导杨胜仗!

除了杨胜仗其他人钱进一个都不认识,可是李参赞看到后却精神一震,说道:“是各位领导来接机了!”

他率先上前接洽。

张司长在后头给他、王主任和杨大刚进行介绍:

这个是外交部的司长、那个是外贸部负责机电设备进口的主任、还有工业部主管技术引进的干部……

甚至还有几位身着军装的人员。

他们并未像机场工作人员一样在寒风中缩着脖子,而是站得笔直,目光齐齐投向从舱门鱼贯而下的一行人。

随着张司长的出现,一位女教师打扮的妇女起手,然后少先队员们开始热烈挥舞手中假。

然后一股庄重而热烈的气氛,如同实质般迎面而来,这与廊桥外呼啸的寒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钱进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顿时脚步微滞,略感无措。

王主任提醒他:“走啊,钱主任,继续往前走,这是欢迎咱们的。”

与此同时,几个机场地勤的工作人员挤了上来。

他们手里费力地搬动着一个用钢管焊成的简易支架,支架顶端固定着一个漆成军绿色的高音喇叭。

喇叭电源线拖得老长,有人手忙脚乱地寻找插座。

“嗤嗤……吱、嗤嗤……”

强大的电流杂音和剧烈的啸叫瞬间爆发出来,惊得廊桥上还在缓行的其他旅客一个激灵。

韦小波站在靠后的位置,下意识抬手揉了揉被震得发麻的耳朵:“主任这啥意思?这是要进行领导发言吗?”

这次出国之行让他对韦小宝挺满意。

小伙子对国外生活确实充满向往,但很有克制力,并没有崇洋媚外。

他手脚利索,干了很多杂活累活,而且干的还挺心灵手巧,韦斌给他安排的不是个累赘,确实是个有前途的帮手。

所以此时他便和蔼可亲的给小伙子进行答疑解惑:“我也不清楚。”

杨大刚咧了咧嘴,连日来紧绷的心弦被这意外又接地气的一幕冲淡了不少。

“欢迎!热烈欢迎海滨化肥厂赔款项目工作组的同志们凯旋归来!”

喇叭里的声音稳定下来,带着激动的高亢:“热烈欢迎外交战线同志们载誉回国!”

这一声口号仿佛拉开了闸门。

列队的少先队员们像是得到了指令的士兵,将手中鲜艳的彩纸束高高举起摇晃着,并脆生生、整齐划一地喊道: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声音清亮,穿透寒风。

钱进一行六人走出去,孩子们上来献,然后领导们立刻热情地围了上来。

十几双手伸向他们。

一双双温热的手掌争抢着去握住钱进、杨大刚的手,充满热情的用力摇晃起来。

“辛苦了!同志们辛苦了!”外贸部一位高姓司长紧紧握着钱进的手,掌心的老茧硌人,显然也是从劳动阶级走上来的领导。

他另一只手用力拍打着钱进的臂膀,力道很足:“打得好,我们已经看到报道了,你们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钱进同志,你们这场国际官司的胜利,意义太重大了!”

“哈哈,这下子让那些洋人、让那些不良外商都睁大眼睛看看,我们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以后再想拿些破烂洋垃圾来糊弄我们,门儿都没有、门儿都没有!”

他强调了两遍“门儿都没有”,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

其他领导跟钱进握手,说的话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

杨胜仗最后上来,他没有跟钱进握手,而是双手去拍钱进肩膀,满脸欣慰:

“哎呀,当初你在我手底下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不是池中物,但真没想到,你能干出这样的声势来。”

“好,好的很!”

他双手使劲抓了抓钱进肩膀,把钱进抓的是呲牙咧嘴。

见此他哈哈大笑,又去跟旁边的杨大刚握手:“大刚同志,你们这一趟不容易啊。”

“你们厂子受了委屈,但你们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为国家挽回了重大损失,也为今后全国各地引进先进设备、技术排了雷,扫了障碍!这是功在千秋的一场仗!”

杨大刚向他敬军礼:“谢谢领导赞扬,这一仗的功臣是钱进同志……”

“你们都是功臣!”杨大刚有力的回了个军礼。

外交部门的领导与有荣焉,但此人是实干派,拿着小本子招呼张司长在身边,询问着在瑞士法庭举证的具体过程。

李参赞被几个同僚们簇拥着,也在低声交谈着苏黎世法庭的细节和国际反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