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生产也有些年头了,1957年便有人发明了人工喉。
然后美帝国方面在1942年开始推出电子人工喉,也就是钱进现在拿出来的电子喉。
电子喉出现后被认为是人工辅助发音的未来——机械人工喉的使用看起来比较不人道,很多公共场合不便使用。
现在国外便有比较小巧的电子喉发售了,1959年的时候出现了可以放于口中的假牙型电子喉。
这种电子喉可以藏在人上颌的义齿中,属于口内振动发生器。
然后前些年出现了与钱进手里这种电子喉相仿的手持便携式电子喉。
当然,现在国外的产品和他从商城买到的肯定不一样。
商城里的这款电子喉厉害的很,主要是它搭载了八核芯片,处理频率和声音能力极强。
半导体方面的差距,是这款电子喉和当下国际先进电子喉区别最大的地方。
这电子喉的音频调节和音量调节都是八档。
音量好说,现在的电子喉也能做到多档调节,可音频就太难了。
而偏偏对于电子喉来说,音频识别又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地方。
因为每个人说话的习惯语速不一样,需要不同的音频,甚至可以说,不同方言对音频要求也不一样,吴侬软语需要的频率高,川音需要的低。
所以更丰富的音频识别能力,可以让人通过电子喉说话更清楚。
“陈师傅,你看这个!”
钱进将盒子递过去:“这叫电子喉,你听说了吧?我之前出国去给咱的化肥厂打官司来着。”
陈井底急忙竖起大拇指,他拿起自己写字的笔记本,翻到后面给他看。
上面有剪报,全是钱进的报道。
钱进找到关于自己去西德的报道后笑着点头,指着上面说:“这就是一款西德的进口电子喉,西德的科技力量你听说过吗?他们的机械很厉害。”
陈井底点点头,但疑惑地看着这个奇怪的装置。
钱进示意他坐下,然后拿起那个金属头,轻轻贴在陈井底的喉结下方,按照说明书那样调整好位置。
他打开盒子上的开关,里面发出轻微的“嗡嗡”电流声。
“陈师傅,你试着用力从喉咙里呼气,咳嗽几声,然后再冲我说喂、喂。”
脖子上贴着个冰凉的东西,陈井底有些紧张,但还是按照钱进说的深吸一口气。
顿时‘嗡嗡’的轻微电流音响起。
芯片开始工作,开始调频。
钱进鼓励他:“说,喂喂喂。”
陈井底尝试着从喉咙里用力呼出气流,同时想象着要发出“喂喂喂”的声音。
“嗡——喂喂喂……”一个机械感很浓的金属发音声响了起来。
很不好听,如同破锣般,但声音相当清晰。
陈井底猛地瞪大了眼睛。
他往后退了一步瞪眼睛看电子喉,又伸手指向钱进。
钱进冲他点点头:“你是小时候咽喉出问题了,所以不能说话,不是你没有发出声音的能力,简单的说,现在这个东西就是起到了正常人声带的作用,把你的声音给转换出来……”
陈井底听不懂这些话。
他只觉得难以置信!
甚至他随后抽了自己一嘴巴子。
声音又响又脆。
钱进咋舌。
这家伙是真心狠啊,抽自己是真用力啊,左侧脸颊明显发红了。
显然很疼。
但他很高兴。
不是做梦!
他看向那个盒子,喉咙里发出急促的“嗬嗬”声和含糊的发音声。
钱进仔细听,大概能听出陈井底想说的话。
陈井底不是完全不能说话,他肯定是小时候和青少年时期被人嘲笑的太多,导致他太自卑,索性不说话了,才成了沉默的哑巴。
“来,再试一次,说出你最想说的话。”钱进教他自己控制开关和音量,又手把手的将这台电子喉给贴在他的咽喉处。
陈井底再次深吸气,用尽全身力气,从喉咙深处挤压着气流慢慢说话:“我……不是……个……哑巴!”
这一次声音虽然依旧机械感十足且沙哑刺耳,却清晰了许多,音量也大了!
“成了!”钱进高兴地一拍大腿!
陈井底却像被雷击中一样,僵在原地。
他拿起这个小小的机器看,再次放到了咽喉处慢慢的说:
“我不是个……哑巴!”
声音依然机械感很重,这是没办法改的了,这是电子喉的特点。
但陈井底压根不在乎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