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施工中,采用传统的榫卯工艺与现代的钢筋水泥加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既保证了房屋的结构安全,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还很漂亮。
很多人家得知他们以后也会接私活,便留下了总队的电话。
最先是住一楼的人家在动心思。
要是可以给家里建一个私有的厨房或者卫生间,那日子该多舒坦?
虽然需要点劳务费和材料费,但长久来看是值得的……
其实建筑大队要想自己接建筑活还没那么简单,时间早着呢。
市府安排各街道居委会去检查了改造工程,并将结果做了反馈。
建筑大队这次大大的露脸,市府这边还想雇佣他们后面继续干另外两桩大活:
盘活闲置破败房屋!
改善特困家庭居住环境!
这都是各街道居委会向上级单位提出的请求。
第一桩大活是针对各条街道内都有一些长期无人居住、产权不明或已成危房的空置房屋。
如果能对它们进行修缮加固,那对于当前随着大量知青回城造成的城市住房安置困难问题是个很好的缓解。
第二桩大活是针对居住条件特困家庭进行工作,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老市区里很多人家居住环境极其恶劣,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米小屋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居委会希望建筑大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如建设隔间、搭建阁楼、内室重新分割利用等等。
但建筑大队现在忙活不过来。
他们是干完了对私人住户的住处改造工作,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的改造还早着呢。
这些活才最是艰难。
不过政府给建筑大队留下了两个项目,这是好事。
韩兆新跟钱进说过了,这两个项目由政府财政和街道财政共同出资,建筑大队的工人到时候跟国营建筑工程队的工人一样拿完整工资。
建筑大队终于看到了第一桶金……
钱进开始筹划针对新工人的培训工作。
现在培训学校已经用起来了,农村不少生产队的有志青年闻讯而来,来学习科学养殖和科学种植项目。
种菜、种树,养鸡养鸭养猪养鱼,培训学校一口气开设了十几个班。
这些班从四月份陆陆续续开始结业,后面钱进便停止了招收学生的工作。
五月中下旬他们要设建筑工程学习班,开设的很多,一期就是二十个班!
四月下旬开始,建筑大队针对一些公共场所的疑难杂重症进行专门公关。
现在也有很多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已经完成了改造,但还有大量这种公共厕所有问题,改造起来很是麻烦。
钱进亲自带着专家去攻坚。
有些问题在建筑大队的技术组看来麻烦,但对于专家们来说很简单。
比如有几栋老旧的筒子楼里,每栋楼有一个大厨房,几十户共用,拥挤不堪,油烟弥漫,线路老化,火灾隐患大。
专家们征得住户同意后,进行了分隔改造。
建筑大队用单砖墙将大厨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间,又对外进行了扩充,做到每三到五户共用一间厨房。
然后这些厨房安装了独立的电表和煤气表,安装了通风扇还给搭配了煤气罐使用。
这样住户们的厨房环境为之一变。
另外距离人民食堂不远处有个公共厕所问题很大。
这个公共厕所早年是给泰宏农贸市场使用的,用的人多、用的人也没什么素质,所以这个厕所成了个大问题,到了夏天行人经过必须掩鼻疾走,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钱进把这个厕所的改造工作落实到了重点项目里,他得打造几个公共厕所改造标杆。
另外这厕所隔着人民食堂也近,以后改造好了,人民食堂的顾客可以来这里上厕所,对人民食堂也有好处。
于是四月中旬,伴随着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市场公共厕所被暂停使用,围了起来。
工程车当天入场,推土机和挖掘机出击,迅速完成了对旧厕所的拆运工作。
废墟清理干净后,只露出一个散发着恶臭味的长方形基坑。
这里的建筑工人得戴着钱进特殊准备的防毒面具干活。
得亏现在天气还冷,如果是夏季那压根没法干,味道挥发会更大,戴着面具也更热。
专家给了方案,工人们反复用石灰水进行了除味和消杀工作。
就这样,一场春雨后,空气中的恶臭味总算淡了许多,开始出现泥土该有的腥气。
陈井底亲自监工,电子喉杵在咽喉处不断下命令。
用了两个多月,他现在对电子喉的运用已经是如臂使指,声音还是机械音严重,但是说话已经可以整句整句的说了,不像以前几个字几个字的往外蹦:
“王石匠,你带你的人去把基坑底夯实,铺碎石垫层!”
“李瓦匠,基坑扩建,你们准备砌化粪池,扩大成顶级的9级三格化粪池!”
“材料组呢?红砖水泥砂子今天必须到位!标号用325水泥,这是大项目!”
“安全员注意基坑边坡,通讯员去通知第二安全小队过来,这里要支护加固!”
改造的核心,是将原来总是散发恶臭的半旱厕,完全改造升级为便于管理的水冲式厕所。
这样首先动工的是地下部分,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