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空”,在李巨人看来,就近似暗物质的概念。
古代华夏的认知和释迦略有区别,认为世界是由五行组成。
五行就是常见的金土水火木五种元素。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五行说法和四大有着相近的概念,无论古印度和华夏,都认为世界组成的元素有水火,古印度的地元素,其实和华夏的土元素大同小异,而古印度的风元素,其实和华夏的木元素很是类似。
就和火元素说的是一种能量般,木元素不是单纯的说植物,而是主生发的万物,风的含义亦蕴藏流动生生不息之意,两者都隐约有成长的内涵。
因此东方不分种族地域、在对世界认识上,都有某种类似的观点。
东瀛的知识是取用华夏文明生长出的分支,东瀛人虽然创出四字真言——风、林、火、山四道,其实仍逃不过五行的窠臼。
风林对木,山对土。
从这点来看,东瀛的四字真言不过是对华夏五行的一种细化剥离,却已经缺乏了更整体的概念。
就和现代解剖学般,太注重局部数据的精细,却少了一种全局系统性。
而华夏自古就主张天人合一,早言明世界大宇宙,世人小宇宙,大小宇宙间是有微妙相通之意,这又和释迦的“一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很是接近。
东瀛的忍者无论怎么诡异多变,但认知始终无法超越华夏的根本认知,所以坂田诺夫提及的土番子沟通林、山两道的概念听起来神奇,但无非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种延伸而已。
一法通、万法明。
沈约在坂田诺夫说出原委那一刻,已经比坂田诺夫更清楚一切,“你是想说……林忍者很可能来到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