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中真意就是想要“觉”,必定无为,是以“圣贤皆以无为法”,但这无为的法门却是有所差别,有的根本不理红尘,有的是与世无争,有的积极入世救世,功成身退……

老子最终虽是出世,但他并不反对入世,从他论述中多次提及“功成”,可知他对修行者参与世事并不反对。

但一如侯门深似海,一入红尘岁月催……

进入局中如何无为?很多人想不明白,只认为无为只是任人鱼肉,从而怀疑这个理论。但孙思邈不正是有为又无为?

关键之道为不贪。

贪则成赘,带着累赘想“如来”之退,那就是千难万难。但很多人不但贪,又试图将成就的一切变成自身的功劳,就会变成痴,因为痴迷争功而斗,又成嗔毒。

因此很多人入世前初心本是良好,却终究弄个贪嗔痴诸毒汇聚的结局,最终难免落个六道下坠的下场。

清升浊降,普世之理。

可世人呢?无不追逐着浑浊,却想着白日飞升,岂不是痴心妄想、南辕北辙?

你想退,却无法再退,反倒丧失证悟之机。

老子看清楚这点,这才明告世人——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雕像当然不是自然生出的。

因此当看到有人要为自己建立雕像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想退,他是想占有的更多。

百姓谓之自然,定是自然而然宣扬,而不是强迫民意。

心性超脱三界之外,入无色界成阴阳、明点,再坠色界成五行、四大,等带着无明进入人身后,因过往诸世的行、识、名、色影响,产生六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