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孔子对这些亦有深刻的观察,因为他早就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意思?

孔子是说一个人在家孝顺,在外友爱,谨慎守信用,仁义爱人后还能行有余力,那就可以开始学习学问了。

孔子的意思自然是——一个人必须要先学会做人,再去做学问,才能给社会带来正面效果,不然的话,一个人学问越大,为祸反倒越大。

在后人看来,孔子说的情况已近乌托邦了,更多人认为,哪有时间做到孔子说的那些事情呢,只是学习和生存就已经用尽了全力了。

是以世人所为和孔子建议的相反,将学习学问这件事放在首位,甚至为了学习耗尽了一生。

可世人为何益发的狂躁寂寞?

只因为社会不再给好人留有活路,在意尘的遮掩下,为恶的成本收益远比为善要划算太多,世人学习不再是为了解惑,而是不知不觉的增惑增痴迷。

世人在这种计算中,日趋堕落。

沈约的思想再现人前,随即又道,“萧楠的世界规则少,暗界的世界却在遵守规则,因此都产生更多觉悟的人。”

优秀的社会是规则少且人人遵守规则。

当一个人为生存耗尽全力的时候,再对他谈什么理想就是在耍流氓。

社会应该给世人确定的规则、正确的规则,鼓励正行,才会减轻世人身上的枷锁,然后才能让世人有机会想到理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