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慧远仍不迟疑,“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那何为作愿门?”阿弥陀佛不像佛,倒像是考官。

慧远对往生论极为熟悉,自然对答如流,“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那何为回向门?”阿弥陀佛凝声再问,

慧远却是犹豫下才道:“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做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沈约看到这里皱下眉头。

阿弥陀佛和慧远谈论佛经,常人听起来恐怕枯燥无味,但沈约早知根本,知道五念门不过是修持的法门。

虽说法同舟筏,至岸当舍,可未至彼岸,修行就还是要修行法门。

释家修行的法门和修炼武功绝学大不相同,甚至可说截然相反。常人练武,说是强身健体,实则多是逞强好胜,练习武功务求狠辣制敌,若是心生慈悲,那自然发挥不出世俗武功的本来目的。

练武多积暴戾之气,修行却要化掉各种劣习。

劣习归于习气。

因此少林寺的武僧就处于数学教材中泳池管理员的角色——一个是一边放水,一边注水;一个是拼命积累劣习,又在试图化解劣习。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你积累的,终究是要散掉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