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时候总有灵感灵见,为何长大了灵感真见会消失?这不是证明人入红尘后,有东西渐渐累计,遮掩了那些灵光?改变了那些灵光?
可你若记得你曾经的灵光,去除遮掩,就还能找到你的灵光。
如果你知道此理,为何不立即去做?
叶宣儿望见沈约的所想,再道:“灯罩不止代表着身躯和五蕴,还意味着无明,它的厚度意味着六识产生的贪嗔痴,贪嗔痴引发的六尘的多寡?”
琴丝露出欣慰之意,鼓励道:“说下去!”
叶宣儿盯着灯罩、灯泡的模型,露出振奋之意,“真明如灯,无明为灯罩遮掩住灯的光明。人以无明起,就是意味着人一出生,就因为身躯之故陷入无明。”见琴丝点头,叶宣儿再道,“但有人出生的时候,灯罩薄,就会有更多的光透射而出,让那人因明趋近于醒。在场的诸位,除了沈约外,恐怕都是这种人。”
众人倒是出奇的没有问为什么要除去沈约,因为他们均知,沈约或许有灯罩,但他的灯罩等同于透明。
“因此这世上有了智慧和愚痴。”
叶宣儿再道,“有智慧的人,因为灯罩更薄是以能透漏出更多的光明,光明引领那人时不时的灵光闪动,成为世上杰出的人才。而更有头脑的人,开始思考为何有光明出现,等到他们发现灯罩的问题,显而易见的就会去除灯罩,这就是去除无明、去除五蕴,或者说是去尘,这也叫做修行!”
沈约缓缓点头。
世人从各种角度解释修行,叶宣儿的这种解释,可算是通俗易懂。
“慧远的念佛法门,就是去除灯罩的一种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