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咬下。
嗯?
好硬。
扯了扯,终于,脖子一甩,一口「拽」了下来,开始咀嚼。
「彬哥,味道很好,就是吃起来费点力,本地人牙口肯定很好。」
旁边,润生弄了厚厚的煎饼,卷入大葱和一根粗香。
一大口一大口,吃个不停,看出来,润生非常满意。
出门在外,润生一向不太舍得花钱,对那些花里胡哨的食物也不感兴趣,他觉得这个很适合自己。
林书友:「彬哥,你怎幺不吃?来,我给你卷一个。」
谭文彬:「多买点放车里,接下来赶路时我再吃,这会儿,我得留着肚子。」
前面,就是一家老字号鲁菜馆,平日里生意很火爆,时常得排队,不过今儿个下起了雨,影响了客流,里头有空位。
这时,一位银发老者撑着一把伞,走入菜馆。
谭文彬整理了一下衣服与袖口,跟着一起走了进去。
林书友与润生对视一眼,各自提着煎饼离开,在这家菜馆外分散站位。
黄色小皮卡里,李追远坐在副驾驶位上,将手中《无字书》闭合。
第一个越狱者,那个在漫长岁月里,用剑自的老人,他就在这里。
虽然通过《邪书》李追远早早就掌握到了老人的位置,但少年并未选择采取暴力措施。
因为没这个必要。
自己可以谨慎细微,甚至可以消极。
反正,书里的它,必然会为自己兜底。
李追远把头,轻轻抵在车窗上,雨水不断落下,给这夜晚的街道,披上了一层朦胧。
少年慢慢将眼睛闭起。
眯了一觉,大概过了四十分钟,李追远将眼晴睁开。
前方人潮中,出现了一队骑士。
他们穿着盔甲、骑着战马,在人群身体中穿行,目标直指那家菜馆。
该来的,果然是来了。
如若不是清楚,高句丽墓的真正主人,此时就在自己书里操控着这一切,李追远大概率会以为,这是恰到好处的江水推动。
菜馆里。
虽然空座不少,但谭文彬介绍自己是外省一家报刊的记者,想要做一篇关于鲁菜的专题,故而希望能与老者拼桌,听老者讲解。
老人同意了。
谭文彬表示感谢,坐下来后,说这顿他请,他可以报销。
老人又同意了,并示意自己菜已经点好,谭文彬可以加菜。
谭文彬拿起点菜单扫了一眼,发现上面已经写得密密麻麻,这已然不是点几个头牌菜这幺简单,而是店家菜单里,除了酒水外,基本就没什幺遗漏。
服务员这时走了过来,说点的菜太多了,怕吃不完浪费。
老人摇摇头,示意就要点这幺多。
服务员又说外面桌子小,待会儿上菜时放不下,请他们入包厢。
老人起身,去了包厢,谭文彬也跟着过去。
菜,一道一道地上来,即使是包厢,一张大圆桌也放不满菜,旁边又摆了一桌才放好。
老人左手转动旋转桌,右手拿着筷子。
每道菜,他都只拿公筷夹一筷,放碗里,再换自己的筷子尝一口,然后摇摇头,换下道菜,一桌尝完后,去下一桌继续尝。
谭文彬还没忘自己的伪装身份,询问老人口味如何。
「很美味,但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味儿。」
老人放下筷子,往椅子上一坐,双手搭在大腿上,显得很是萧索。
他想找寻自己记忆里曾经的那个味道,但他在高句丽墓下被镇压太久,现在的很多食材与调味品,在他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虽然是同一处地方,可经岁月长河洗礼,早已是沧海桑田。
谭文彬能感受到老人身上散发出的这种情绪,死气,也在渐渐加重。
一个大胆的念头,不由在谭文彬心底升腾:
这位承受如此漫长的酷刑折磨,硬撑着不死,不会只是为了出来后,再吃一口家乡菜吧?
现在回到家乡,家乡已经大变样,连这家乡的口味,也不再欢迎自己。
老人擡手指了指:「你吃吧,我不吃了。」
谭文彬站起身,把九转大肠、葱烧海参、糖醋鲤鱼和油爆双脆从旋转盘上取下来放在自己面前。
随后,谭文彬走出包厢,包厢门口站着一个服务生。
不是来服务的,而是俩人点了这幺多菜,怕遇到逃单,特意在这里盯着。
谭文彬示意结帐。
老菜馆的菜价不贵,就算点了这幺多,谭文彬兜里揣着的钱,也是足以支付。
结完帐后,谭文彬让服务生进去撤菜,说上面大部分菜都没怎幺动过,浪费可惜了。
这种菜,服务员自己打包带回去都可以。
而且,谭文彬也观察过了,老人身上是有死气,但没其它东西,且都是用公筷夹菜,普通人吃不会有问题。
前台长相甜美的服务员好奇地问道:「你们为什幺要点这幺多菜啊?」
谭文彬戳了戳自己的太阳穴:「老爷子这儿有问题,连我都不认识了。」
等大部分菜都撤下去后,谭文彬重新坐下,他懒得用小碗盛饭了,直接把装饭的大海碗摆面前,对着自己先前选出来的四道菜,开始大快朵颐。
香是真的香,他吃得很过瘾也很投入。
坐在旁边的老人,就这幺一直看着谭文彬吃饭,看着看着,老人嘴角露出了笑容。
什幺都变了,但这种吃饭的感觉并没有变。
看年轻人吃饭,能让人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嗯,回想起自己还活着时。
活着,真好。
得真正活着,才好啊。
谭文彬吃完了,拿起纸巾擦了擦嘴。
老人一只手握拳,放在谭文彬面前,谭文彬将双手放在下面,准备接。
老人的手松开,一缕缕金沙落下。
「饭钱。」
「说好我请的。」
「可我,没办法回请你。」
「用不了这幺多。」
「我只有这幺多。」
谭文彬也不再扭捏了,把这一把金沙放进自己兜里。
老人:「你是哪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