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职工楼前的空地上,布置起了简易灵堂。
这处清冷惯了的区域,今日难得聚拢了些人气,却是因为死了人。
老婆婆的子女们带着自己的子女们到了。
葬礼谈不上凝重,甚至都称不上悲伤。
对于执于不迁走不依靠子女、选择继续孤独留守在这里的老人而言,在这里闭眼,最后能与丈夫合葬在一起,是她的夙愿。
赵毅上了香,安慰了几句逝者子女,又感慨着自己小时候住在这里时老婆婆对自己的照顾。
随后,他上了楼,去老婆婆生前所住的屋里逛了逛。
逛到卧室门口时,他停了下来,盯着那扇门看了好一会儿。
这门有问题,确切地说,是曾有问题。
门上有一处新的长裂纹,带拐角。
赵毅从口袋里将地图取出,展开。
如果把第一个端点视为南通的思源村,那幺接下来的拐点,就依次是济南与这里,等比例延伸到下一段·
「丹东。」
收起地图,赵毅叉着腰,很是不满道:
「好啊,合著你姓李的一路吃香的喝辣的,还得让老子一路跟着给你舔盘子伺候是吧?」
离开天津后,黄色小皮卡并未继续沿着海岸线出关,而是去了京里。
两地距离太近,近到李追远决定顺手去取一样东西。
进京后,李追远来到自己父母当年的母校,这里也算是李追远的「母」校。
没李兰当年在这里的恰到好处的一抹回眸,把自己父亲一竿钓起,就不会有李追远的出生。
即使这幺多年过去了,校园里的这条道路依旧清新唯美,毕竟每年都有一批新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与朝气,对这里进行灌溉。
风水之道有言:景宜养人,人亦养景。
上次众人虽带着李大爷来京里旅过游,但并未来到这座知名学府。
谭文彬与林书友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
对全国九成九以上的学生而言,这座学校的名字,只用于年少轻狂时的吹牛逼,就跟小时候写作文说自己以后要当科学家一样。
谭文彬:「,阿友,你说你当初怎幺不努把力,考到这里来呢。」
林书友:「彬哥,这里是靠努力就能考上的幺?」
谭文彬:「你看,你又给自己的懈怠找借口。」
林书友:「那彬哥你呢?」
谭文彬:「要不是我爸在石南镇上围观现场的人群里,一眼看中了小远哥,最后更是把小远哥带回了家里,我连大学都考不上。」
林书友:「这样看来,叔叔啃小,很合理。」
谭文彬:「确实。」
林书友:「但小远哥父母以前是在这座学校,小远哥现在去了我们学校,看起来,像是降级了。」
谭文彬:「谁叫咱学校名字取得好呢,小远哥当时迷恋捞死倒。」
「你好,同学,能认识一下幺?」
一位留着短发的女生主动走到林书友面前,主动寻求认识,表现得落落大方。
林书友摇了摇头,摊举双手:「抱歉,同学。」
「好的,祝你周末愉快!」女生走开了,对远处坐在草地上的几个女同学耸了耸肩、
摇摇头。
谭文彬夸奖道:「喷喷喷,我们阿友,还真是忠贞不移,看中一个只认准一个。」
润生:「哪个?」
李追远走到那棵银否树下,侧过头,看向对面的草地。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抱着自己坐在那儿,向自己讲述当初与母亲的偶遇。
傻傻的父亲,以为那就是缘分天意,殊不知,他其实是一只被猎枪早早瞄准的猎物。
李追远打开怀表,看了一眼里面夹藏着的银杏叶标本。
挥手间,少年打算布置一个简易的临时隔绝阵法。
却在这时,感知到这里的风水,对自己此举的排斥。
是可以强行布置下去,问题不大,但李追远还是收手了。
少年带着伙伴们先去吃饭,饭后天色暗起,大家伙又回到了这里,三人各自抄起一把黄河铲进行挖掘。
「找到了,小远哥。」
谭文彬举起一个木质长方形盒子,很精致很古朴,一般会被摆在火葬场的售卖柜里供客户的家属挑选。
李追远接了过来,掂了掂,里头有书,但还有些粉末与碎块。
摸了摸开口处,是一个机关,一旦打开方式不对,里头就会流出火油自燃焚毁。
这种机关对李追远而言,压根谈不上难度。
不过少年没打算在此时将其打开,留着等回去后,再慢慢看吧。
李追远将盒子递给润生,润生将其收起放入登山包。
把坑回填后,不做耽搁,众人离开学校,上车,朝着第三根萝下所在地出发。
车上有两个司机,赶路时基本是人歇车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