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汉嘬了好几口,嘬出了烟,心满意足,一脸笑意。
当初,自家闺女也喜欢给自己点烟,还说长大了后要给自己买纸盒烟抽。
「呼。」
李追远把火柴吹熄,丢地上,用鞋底踩了好几遍。
潘子开口道:「爷,下午撑船去摘莲蓬呗?」
李维汉扫了一眼饭桌上的寡淡,点点头,道:「雷子一起,带上网,看能不能捞几条鱼上来让你奶做个汤。」
虎子和石头听到这话,忙把小黄莺给忘了,喊着:「爷,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其他这些小的,也跟着一起喊,生怕有好玩的事情会落了自己。
李维汉严肃地环视一周,骂道:「爷告诉你们,这河里可是有水猴子的,专拉人下水淹死做自己的替死鬼,这样他自个儿就能投胎去了。」
当即,孩子们害怕了,不敢言语。
石头有些不服气地问道:「凭啥哥哥们能去?」
潘子和雷子到底是大孩子,懂事了,会帮着爷爷吓唬弟弟妹妹:
「哥哥我力气大,水猴子拉不住我。」
「我游泳好,水猴儿追不上我。」
李追远没被吓到,他也想去,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只能低下头摸着小手,不时小眼偷看爷爷。
李维汉说道:「小远侯也去。」
虎子马上不忿道:「这不公平,远子哥也就比我大一岁。」
石头也帮腔道:「对,远哥力气还没我大呢,怎幺和水猴儿打架!」
李维汉缓缓吐出了一口烟圈,给出了一个十分合理连小孩子都信服的理由:
「小远侯是外面回来的,我们本地水猴儿不认识他。」
……
村里房屋基本都依水而建,正门对路,后门向河。
洗菜洗衣时,只需提着东西出后门,再向下走几个青砖台阶,就能来到河边。
会过日子的,往往会在临自家这一段河边布个网,在网栏里养鸭养鹅。
老李家的船就拴后门柿子树上,李维汉解开绳子后先上船,用竹篙稳住船身。
潘子抱着鱼竿、雷子捧着渔网,相继跳上了船。
李追远背着个小竹篓,被李维汉伸手接到了船上。
「都坐好了,开船喽!」
伴随着水面上的竹篙反复变长变短,船也开始移动。
潘子和雷子早就习惯了,俩人都斜躺在船上很是悠哉,李追远则坐得端正笔直,看着河面上飘浮过去的水草和掠过的蜻蜓。
「给,远子。」潘子递过来一小把炒豆子。
他是老大家的,家离得近,平日里会抽空回家,在家里拿些零嘴,但被他妈叮嘱这些东西得藏着自个儿吃,可不能分出去。
反倒是李追远的母亲,托穿军装的送来李追远时还捎带了一大袋零食,饼干肉松水果罐头啥的,前天又邮来了一大包,都被崔桂英锁在柜子里每天定量分给所有孩子。
「谢谢潘子哥。」
李追远接了过来,放了一颗进嘴里,这豆本地叫「拳豆」,其实就是蚕豆,带壳加点香料再搁些盐煸炒后,嚼起来很香。
不过李追远并不喜欢吃它,太硬,咬不动,容易崩牙。
所以,在两个哥哥嘴里不断「嘎嘣嘎嘣」时,李追远就放了一颗在嘴里像含糖一样抿着。
「来一纵是千千幺哥,飘荡在路上;来一纵是千千幺哥,亮亮今晚要亮。」
潘子唱了起来。
「你唱得不对。」雷子笑道,「不是你这样唱的。」
潘子不屑道:「哼,你会唱,你唱啊!」
雷子嗫嚅了几下嘴唇,挠挠头:「我就只记得调子。」
撑船的李维汉问道:「唱的是什幺东西,听不懂。」
潘子回答道:「爷,是昨儿个小黄莺唱的,叫越剧。」
「越剧?」李维汉有些诧异,「刚唱的是越剧?」
雷子:「不是的,爷爷,是粤曲,广东香港那边的。」
「哦,这样啊,你们好好唱来给爷听听。」
雷子:「潘子才不会唱嘞,他连歌词都记不住,和昨天小黄莺比差远了。」
其实,小黄莺唱得也很不标准,但对现如今的内地来说,标准和不标准也没什幺太大区别,反正都听不懂,要的只是那个自信腔调。
潘子指向李追远,说道:「昨个小黄莺唱的时候,我看见远子跟着一起唱了,他会唱。」
李维汉:「小远侯,你唱给爷听一下。」
李追远很不好意思道:「我就会唱那一点。」
「唱嘛,唱嘛。」雷子催促道,「远子别说粤曲了,还会唱英文歌哩。」
李追远只得唱了起来:
「来日纵使千千阕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
我就会这幺多了,妈妈喜欢这首歌,在家里经常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