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持不同意见:“如果是输给《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话,不丢人,因为换谁都一样。”
前者叹息:“可终究是输了啊,沦为楚狂的背景板。”
后者认真道:“你没发现大家并没有去嘲笑冷光吗,他的确是输了, 但他拿出了自己的水平, 只是对手太过非人类罢了。”就在两边要争起来的时候,某位前辈开口了:
“谁也没资格嘲笑冷光, 在座的推理作家有一个算一个,任何一个人上去跟《东方快车谋杀案》打结果都是一样的。”
“咋样?”
“都得死。”
推理圈沉默了起来。
楚狂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接近无敌的作品,就像那位前辈说的, 不是冷光的问题,谁来碰这部小说都得死。
……
涟漪还在继续扩散, 并以推理论坛作为起点, 最终席卷各大相关平台。
推理协会的官网评分排行前十内, 《东方快车谋杀案》已经收录其中。
小说评论区就和其他高分推理的画风一样, 一串串彩虹屁。
“楚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采用最为纯粹的传统风味,给读者呈现了一场推理盛宴!”
“随着图书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推理小说都开始使用类似的套路, 我们常常看到一件惨案发生了,侦探到现场做一些无人能懂的勘查,接下来做一些神出鬼没的调查工作,更或者为找线索干脆消失几天, 之后真相大白, 揭开一个惊人的秘密, 身为读者只能感慨一句不明觉厉,而楚狂给读者带来的, 是大家与侦探的公平对决,而且还在案件之外给我们带来人文的思考, 这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