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惟的思绪被他打断,笑了笑,他转过身去,似乎多了一些戏谑之色,道:
「看来那位宋帝登基,收复越国的故事你也听闻了」
陶介杏只道:
「略有耳闻。」
玄惟道:
「他起势之前的世家,起势之后还是世家,只多不少,于是天才辈出,一一持玄,有益而无损,那才是『真炁』,于是你以为洛下也会是一个模样。」
他笑道:
「可这位是白麒麟,又不是抱石鹤——正如他所说,他是来荡平洛下的!」
陶介杏极为不安,道:
「师叔说的这些东西我都明白,这就是明阳之举,可不也要看时局幺?洛下新定,人心惶惶不安,诸紫府彷徨不定,眼看着立刻要动秘境,岂不会激起忿怨?」
「再者,既然大宋喜世家大族,他如此不体恤,宋帝又岂能坐视…恐怕坏了人和!」
陶家既然投了宋,如今什幺好处也没捞着,甚至心志也未表明,自然不希望洛下轻易地出现什幺动荡,陶介杏的担忧倒也情真意切。
加上玄惟最后问的那一句话,陶介杏自然有了些焦急,忍不住道:
「这位魏王…难道真的是半点多留的心思都没有,就打算在洛下大掠一笔,便轻骑退出,交还给大赵?」
「眼下一口气把所有世家都得罪了,恐怕也不准备带多少人回去,就各自一持玄,留下满地狼藉。如此一来…今后还有谁敢降他…」
「我们就更尴尬了!」
陶介杏嗟叹不已。
玄惟目光灼灼,道:
「恰恰相反。」
陶介杏一愣,眼前的中年人却不再答他了,而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道:
「你立刻去一趟博野,弄清楚各大秘境的状态,确保谯氏没有什幺留后手,以至于此地坠不下来。」
陶介杏没想到自家长辈已经和这位魏王莫名达成了默契,更有急切之色,玄惟多看了他一眼,叹道:
「你倒是总责怪戚览堰,可在局势变化上,你毕竟涉世未深,一心向道,看得还不如他透彻。」
「且看着吧。」
他靠近窗沿,擡头望天,感慨道:
「秘境坠如孛星,此地已经千年没有这样的景象了…」
……
梁川山。
天外的云气如龙,上下翻滚,远方的火焰汹汹,近处如墨水一般的雨点则不断敲打在大阵之上,老人立在山巅,身上离火熊熊,摸了摸嘴角的血迹,欲言又止。
「已经三个时辰了…」
贾酂自然是守在此地多时的,公孙碑陨落的消息传来,他便知大局已定,便越发尽力——只是他神通微薄,这尽力也没有多大作用。
眼下又受了伤,只能擡眉去看,见得一人立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