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少年头戴道冠,衣着金纹,容貌并不出色,腰间系着一柄桃木剑,背上却背着好大一尊剑匣,华贵潇洒,雕刻着一百二十八道云纹。
匣内则有十六枚剑孔,剑气藏在其中,遮得严严实实。
「嗯?」
陆江仙微微一震,他竟然还识得此人,正是颍华王家的剑仙!逍金真君玄孙,颍原真人之子的王寻!
这少年来头甚大,他为睹天下剑意,曾经来过李家,观了李尺泾的剑意,还给李家留了宛陵花种作为报酬。
如今剑匣显于形体之外,十六道剑意集齐,显然是已经练就神通了。
王寻如今虽然贵为真人,却依旧有股纯粹灵动之意,看得出少年风采,与他人打起交道来已经比当年熟悉了许多,笑着向那两位蓬莱修士道:
「见过两位道友。」
「不敢当!不敢当!」
这两位修士连忙避过他的礼,低声道:
「晚辈见过真人!」
「诶。」
那中年修士显然不喜欢这套,止住了几人的客套,挥手让两人散开,带着王寻往回走,笑道:
「王道友,若是我记得不错,这还是你第一次来我蓬莱仙山。」
王寻点头,两人径直往脚底下的落去,便见光秃秃的山顶坐落一间破观,观前挖了一口井,一个破木桶搭在井边,当真不像是个真人的居所。
中年真人浑然不在意,推门而入,两人在庭院中的小厢房落座了,端了茶来饮,陆江仙则随意坐在门槛上,刻画着日月玄纹的白袍披落,抱着手听着。
王寻看着中年修士落座,回忆了一下自己背过的客套话,决定先夸他道统,于是带着笑容望向两侧的玉架,不假思索地道:
「道友这里的道藏真是…」
他这话才说了一半,却堵在嗓子眼里,原来是那两道玉架上空空如也,按道理放置古书和玉简的地方空无一物,放了只一枚龟壳。
王寻呆呆地看着,夸赞的话堵在口中,可客套话又只背了一半,不上不下,不知该如何是好,陆江仙瞧了他一眼,暗忖道:
「我还以为这小王剑仙有了长进,原来是提前背好的。」
见他有尴尬之色,中年真人连忙答道:
「好叫道友晓得,我蓬莱仙境从来不置一书一简,也从不把道统放在架子上,这些道统全都由【崆峒仙书】收着,在这海底存放,若是有需要用到的地方,用灵识沟通即可。」
王寻松了口气,不假思索地接道:
「竟然有这等宝物,仙境果真名不虚传。」
他的回答让中年真人愣了愣,只好笑着反问道:
「道友可知其中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