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兰京城。
太极殿。
两名修士乘坐飞舟回到朝廷,亲口汇报前方的战况。
正统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听着各个消息的汇总,不由得变得神色凝重起来。
连战连败!
如今。
他们的水师已经被逼得没有任何退路。
最多再有一场大战,就要灰飞烟灭!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尤其是押注不久的宗门世家官员们,更是七嘴八舌的议论个不停。
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资晋王称帝,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就是因为晋王手底下有北凉军这支战无不胜的铁骑么?
尤其是白袍。
自从领兵以来就未尝一败。
所以这些蛰伏数百年的宗门,才愿意在风云涌动之时抓住机会举家相投,准备放手一搏。
从洪都之战,再到钱塘府凉王破阵,接连的大胜也都证明他们的选择没错,可怎么……一到赤壁战况就变得这般焦灼?
罗霄江!
官员们心中很快就分析出原因。
北凉铁骑,以骑兵征战天下,但他们不擅长水战!
再加上都说白袍五行属火,上阵之时火焰缠身,在滔滔大水当中,自然也就有力使不出,一直处在被压制当中。
相反。
长安京城的水师大军来自于江南,本来就是镇南王麾下的精锐,最擅长的就是水战,可谓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这可如何是好?”
“根据前方的情况来看,御水大阵几乎无法破解。”
“如果坚持要与之决战的话,只怕是……”
“要大败!”
“……”
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头发花白的正统皇帝曹焕本人,也是愁容满面:“诸位爱卿既然都觉得没有胜算,那不妨说说有什么更好的策略。”
内阁首辅,也是兵部尚书明青锋开口道:“臣以为,事到如今,也只能选择相信北凉王!”
“不妥!”
一名穿着绯袍,年近花甲但却精气神十足,蓄着短须的官员上前一步:“老臣以为,不能再这样继续打下去。”
上官海昌。
此人乃是东部第一宗门丹阳宗的宗主。
丹阳宗屹立千年,中间经历过三次改朝换代,宗门势力有起起落落,但始终屹立不倒,就连当初盛太祖曹燮马踏江湖,也是受到波及最小的一批。
此次天下大乱,就是上官海昌带头,领着东部豪门世家投奔晋王,带来的粮草、人手几乎可以说是海量的。
也可以说,他的话就代表世家豪门的意思。
“上官爱卿。”
晋王曹焕说道:“有什么建议?”
“臣以为。”
上官海昌沉声道:“应该北撤!”
“撤?”
“没错!”
上官海昌继续说道:“与其让将士们在罗霄江面上白白送命,不如保存实力,我等连同其余兵马,和北凉军一起放弃中原,撤回到北凉境内,再徐徐图之。”
“臣附议!”
“……”
宗门世家出身的官员们,纷纷表示赞同。
北凉走出来的官员,符可进等人也哑口无言。
他们确实输不起!
新朝看起来来势汹涌,但其中总共也就那么三四十万,而且还要分布在各个州府内镇守当地,可以调动出来的,也就是二十万出头。
要是全部折在赤壁,以后别说是攻城伐地,就连自保恐怕都要格外困难,大概率是要被朝廷大军稳步蚕食殆尽。
“爱卿所言极是。”
正统皇帝颔首道:“朕这就下旨。”
据他所知。
十二弟燕王曹芝和归元门,一直在筹谋着什么计划,只要能保存实力,等到归元门出手,未必就不能对付筑基成功的父皇。
但前提条件是……
他们能活到那个时候。
所以若是无法取胜,保存实力就是不得不选择的策略,总比全军覆没来得好。
幽兰京城的圣旨,很快就传递到军中。
中军大船之上。
白袍以及诸多将领聆听完圣旨之后,神色各自不一。
目前。
确实是他们需要面临最后抉择的情况。
要么快撤,龟缩回北凉。
要么继续打下去,也就意味着不会再有任何退路。
“不然……”
归元门修士钱其仁说道:“陈兄,咱们先撤?而且你也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毕竟对方有着能够应付筑基修士的二阶阵法,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能力上限。”
“钱道友说的有理。”
崔子晨拿出几封密信,说道:“从数日前开始,周荣就已经开始调动更多的水师,去堵截各个支流,我们现在要是撤的话或许还来得及,再拖下去的话,就真的想走都走不掉了。”
“诸位在说笑?”
汪直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北凉铁骑九死一生,好不容易从北境南下入关,其中消耗的粮草数不胜数,要是现在退回去,这一年岂不是白打?”
“大家别忘记一件事情。”
二师兄程位说道:“再这样拖下去,老皇帝可是要出关了!”
“你们说的这些,我等又岂能不懂?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崔子晨说道:“就算是撤退以后慢性死亡,也总比一股脑儿地全死在这里强,多活一日,总归是多一日变数,说不定就能够迎来转机。”
“陈兄。”
钱其仁加重语气道:“撤吧,再等些时日,我归元门也能派来阵法师,何必明知敌强我弱,还要去硬碰硬,岂不是无异于以卵击石?”
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
陈三石终于作出定夺:“半步不撤。”
“通知全军!”
“时刻准备和敌军决战!”
“……”
半步不撤,准备决战。
此话出口。
船舱内顿时沉寂许久。
这是……
要一意孤行!
“大哥大哥。”
燕王曹芝凑到跟前,压着声音说道:“听我说句话?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一天一个样子,这点你应该比我清楚。
“以前咱们确实需要和我父皇争夺光阴。
“但如今,倒也不必非要如此。
“小弟可以跟你透露,再等一些时日的话,归元门或许能够对于我们有大助力。
“所以,何必非得自己去拼命?
“殿下也不必再多说,我意已决。”
陈三石根本没有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再言退者,杀无赦。”
语毕。
他就独身离去。
“大帅让打就打吧,怕什么?!”
赵康鄙夷地看了眼崔子晨等人,也跟着北凉将军们离去。
船舱内,只剩下朝廷派的众人。
“他、他这是不是在抗旨?”
一名出身自世家的将军有些发愣。
此次。
明明是朝廷下达圣旨说要撤退。
是圣旨!
结果怎么还要跟白袍商量,连圣旨都要跟他商量?
而且陈三石还公然抗旨,完全无视朝廷的军令。
偏偏……
朝廷还真就没办法!
“北凉王”的称呼不是单单说说而已,麾下的北凉军是真的只听王命不听圣旨。
陈三石如果执意不走的话,谁也调不动北凉军。
他们倒是可以把朝廷的本部兵马调走,但那相当于和北凉军翻脸,对于接下的局面同样没有任何好处。
白袍不走。
大家只能留下来陪着!
“这……”
钱其仁颇为忌惮对方的阵法,环顾四周后说道:“你们不能再想办法劝劝他?”